等了近二十年的中環街市活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自2003年起丟空至今已屆18年的中環街市,先後經歷05年政府以「勾地方式」給予發展商在中環核心地段拆卸建造商廈,09年又被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09-10施政報告中剔出勾地表並交由市建局進行活化保育,最終完成所有評估、勘察、工程,並在周一(23日)正式向公眾投入服務,成為香港經濟金融核心地段的「社區共享空間」。整個項目由規劃至落實歷時超過十二年,經歷三任特首、五任發展局局長、三任市建局主席、四任行政總監,甚至當年負責項目發展的政策局局長林鄭月娥亦已歷盡滄桑升任政務司司長以及行政長官,可謂香港歷時最久的保育項目之一。

曾重建於1939年、是香港第三級歷史建築的中環街市,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42年香港開埠時現址南面的市集檔販,當時又稱為「廣東市場」,是為維多利亞城最早的街市市集。後來1850年代,因應大量因為太平天國而逃難來到香港的難民聚居,市集逐遷移至現均並興建成新一代的「中環街市」,並於1858年投入服務。服務該區華人人口需求數十載,中環街市先後在1889年以及1939年再度重建。

中環街市見証香港城市發展

1939年重建後的中環街市一度是戰後全東南亞最大的肉類市場,甚至是亞洲最大規模的街市;填海前德輔道西是為昔日的海邊大馬路,貨物運送到碼頭都是直接運送到街市內集散批發,因此亦是當時供應港九重要的批發市場。

中環街市的設計風格亦是被認為揉合了30年代碩果僅果存的包浩斯(Bauhaus)建築主義的現代建築。整個核心的設計語言以「形式源於功能」為基礎,亦即一切所有建築部件的設計原則均以其功能為原則。因此四層高呈長方形狀的街市設計,配合建築物內長形的中庭,為擠逼、潮濕和侷促的街市提供了光線和空氣流通的基礎。而且整座建築物的設計語言都配合特定地功能要求,東西兩面一排排的窗牆以及兩邊簷篷為街市遮擋了熾熱的陽光和多餘的雨水。這建築物為香港的城市發展史留下了重要的印記。

8月23日,中環街市完成活化,重開試業。(何家達攝)

歷久經年的官僚主導城市發展

現在我們光臨新的中環街市,可以回顧香港的街市變遷,目賭香港從一個小小魚村發展成東南亞重要的現代城市。但中環街市發展過程除了見証香港走向都市的發展外,其實亦見證香港官僚化城市發展一面。

2002年底起,中環街市的大門便牢牢鎖上,告別了繁華都市內別樹一格的街市角色,等待各級官員發落。2005年起中環街市被政府撥入可拆卸勾地表供發展商申請,打算興建商業大廈,卻因為未有仔細研究街市價值而遭到香港建築師學會發表報告反對。2006年德國駐港總領事卜百賀提出中環街市是德國包浩斯建築風格的作品,並建議政府應該保留,方得到政府高層垂青注意相關價值。

2007年,林鄭隻身走到皇后碼頭會見示威者,為她贏得「好打得」名聲。(網上圖片)

甚至後來社會擔心發展中環街市地段將引發中環一帶的屏風效應,有關發展亦只是僅獲城規會調低地積比率及設定高度限制。2007年皇后碼頭引發的爭議方發現政府官僚對於整體的保育政策全無認知,直至2009年方在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2009-10施政報告中剔出勾地表並交由市建局進行活化保育。

及後,接手項目的市建局成立諮詢委員會進行諮詢,以今日發展的「城中綠洲」作為活化主題,但曾傳出引進誠品書店不果,而且勘察後發覺原來大樓內結構老化不能承載天台綠化空間,需要就設計再諮詢公眾。最終誠品落戶銅鑼灣希慎廣場,市建局招標後交由建築師事務所與承建商組成「建築團隊」,而最終「飄流綠洲」方案直至2014年設計又因為未充份考慮到《建築物條例》限制而遭否決,2015年再提交設計予城規會審議時工程又已經預期需拖至2020年方會初步落成。

市建局總監區俊豪表示,項目活化了13個原有檔口,只復修殘破部分,保留傳統設計。(張浩維攝)

香港工程能否擺脫延宕命運

本來歷史文化保育都是社會保留城市的過去和個性重要的過程,亦是老一輩可以借漫步都市向後生一代講述昔日香港故事的重要機會,本是社會樂見的事情。然而中環街市的保育卻一直好事多磨。整個項目由規劃至落實歷時超過十二年,工程造價由只是本來五億變成超支幾倍。不論是發展局、市建局、城規會、屋宇署都一直互相推諉,結果就是一幅位於香港核心位置的地段、承載著香港都市化歷史的中環街市就丟空了接近兩個十年,最終結果仍然是香港納稅人買單。

類似曠日持久的工程在香港並非第一次見。如果負責官員可以一早洞察保育對於城市發展的重要性,而市建局又可以早預備後備方案,將來會否可以避免這種「好事多磨」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