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要質量兼備 避免學生淪為數字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有報道指位於大圍的宣道會鄭榮之中學,在新學年有超過30名教師離職,數目約佔該校任教人員一半。校方回應指有足夠時間聘請其他教師接替任敎,同時教育局亦表示已即時聯絡學校了解情況,但該校始終有學生需要應付來年文憑試,而在其中五科原來任教老師均會離職的情況下,學生學習進程無疑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今次鄭榮之中學教師「大逃亡」,據稱箇中原因包括校長以「谷成績」作為學校營運方針,以及在「開科」、「殺科」問題上缺乏諮詢。回想當局在2004年曾透過電視廣告提出「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宣傳口號,可是本地教育制度經過17年的發展後,似乎仍然是停留在「求分數」的階段,甚至將學生福祉、學習本質都擺到了一個更次等的地位。

教育本質失焦 學生淪為投資物品

香港教育一直以來過於側重課本知識,忽視全人教育發展。以中學的教育制度而言,即使一些學科公開考試設有校本評核制度,其所佔比重於總成績亦頂多只有10%至30%,而考評局更於本年2月時宣布包括通識教育、生物、化學、物理等科目將取消2022年校本評核,等同進一步降低記誦課本知識以外的評核比重。

有此等的考核制度,教育機構自然變得傾向投放資源於傳授課本知識上,愈來愈輕視佔比較低的校本評核,而且為了未來吸引更多學生升讀、避免「殺校」危機,它們往往都在催逼學生獲得更高的中學文憑試成績,甚至通過學生的大學入學率來向外界展示出自身價值。

支援政策不到位 只顧增量不升質

港府雖然名義上是支持有別於應試教育的優質教育,然而相關政策總是未能正中問題核心,例如當局經常只從撥款角度考慮問題,甚至以為單憑擴大對於學校或學生的資助即可自動達致質教育,但今次事件疑似牽涉校長向教師「捽數」,正好透露出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眼中優質教育早已變成優量教育,著重數字增幅卻未有顧及學生仝人發展,長遠而言對於學生更加有害無利。

再者,今次事件中教育局反應速度同樣差強人意,往往只聚焦於教育機構有否收到投訴方會作出處理,對於有學校發生大量人員變動事件卻要等到有傳媒查詢之後才去了解情況。就此,局方應該先檢視現行監察指引,將莘莘學子的福祉擺在第一位,重新審視「優質教育」政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