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拉闊佈局 關鍵在職住平衡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要「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並開拓更多可供居住和產業發展的土地」,預計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將達90.5萬至92.6萬個,一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區內職位亦將由現在的11.6萬個大增至約65萬個。

「都會區」是回歸前本港城市規劃一直就存在的概念,過去專指香港島、九龍、荃灣及葵青區一帶約200多平方公里的地區,涵蓋約430萬居住人口,至於新界西北、東北、東南與西南等其他地區則被稱為「非都會區」。隨着今次「北部都會區」規劃的提出,「都會區」地位日後將不再為港九荃葵青專用。

擺脫失衡規劃 北部都會區可取

我們一直指出,香港發展多年來只集中在維港兩岸,既未能善用土地,亦令大批市民每天通勤上班,未能有效善用資源。今份《施政報告》亦批評過去半世紀香港的城市規劃工作「未能達致職住平衡、自給自足的目標」。政府長年過度發展港九沿岸舊「都會區」後,願意用「北部都會區」的名義建設新的發展中心,甚至還表示願意將「無地域限制、帶動就業機會」的政府設施及寫字樓遷往該區,這種「迷途知返」的改變肯定是值得認可的。

「職住失衡」導致每天有大量人口跨區工作,對交通造成極大壓力。(資料圖片)

不過,根據規劃署「全港人口及就業數據矩陣」推算,港九荃葵青的舊「都會區」在2016年、2021年及2026年居住與就業人口比例均為0.67左右,餘下新界「非都會區」則為0.3,但按照林鄭月娥解說「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願景來計算,這個佔用更多土地的新「都會區」居住人口與就業機會比例僅得0.26,亦即比現時「非都會區」規劃的數字更低。

就業機會結構亦須關注

退一步說,就算「北部都會區」能提供充足就業機會,也不等同居民可以保證在原區或鄰區就業。《發展新界北部地區初步可行性研究》曾評估各行業在該區主要就業機會所佔份額,當中金融、專業服務、醫療、創新、檢測認證等入行門檻較高的行業合計高達36.2%至47.7%。假若同一判斷適用於「北部都會區」,自然就代表該區居民日後很難在原區就業。

2021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01研數所製圖)

況且現時《施政報告》已經聲稱「北部都會區」要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又指區內職位將會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所佔比例高達全區提供就業機會總數的23%,尤其在近幾年全港創科技產業佔總就業人數百分比僅得約1%的情況下,這些訊息難免進一步加劇人們對未來「北部都會區」居民原區或鄰區就業困難的憂慮。

「北部都會區」無疑承擔了拉鬆香港發展佈局、讓市民達致職住平衡的重責,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更加希望這個規劃不會落得「雷聲大、雨點小」的下場,必須認真審視相關發展策略的內容是否可行和考慮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