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天氣數據說話 向前再走多一步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天文台於周五(8日)凌晨4時40分懸掛三號強風信號,同日連續大雨導致全港各區多處水浸。跑馬地樂活道更在惡劣天氣影響下發生棚架倒塌意外,途經該處的兩架私家車與路面旁地盤施工中的七名工人不幸被壓中。被救出的兩名司機與六名工人無大礙,惟一名女工被送住律敦治醫院搶救後不治。

棚架倒塌意外發生在早上10時14分,而天文台則在11時20分掛起紅色暴雨警告訊號,並且於11時45分改掛黑色暴雨警告訊號。一些市民因而認為,天文台未能及早掛出警告訊號告知市民躲避,這次致命意外本來或許可以避免。

根據天文台暴雨警告系統,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分別代表「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30毫米、50毫米及70毫米的大雨。翻查天文台紀錄,意外發生時的9時45分至10時45分時段,灣仔區雨量為27至29毫米,全港18區當中9區最高雨量超過30毫米,但亦沒有任何一區達到紅雨的50毫米標準。從數據而言,意外發生當時的雨勢的確未到紅雨級別。

而事發時,天文台正懸掛三號強風信號、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山泥傾瀉警告及雷暴警告。

雨量站位置或致誤導

然而,由於「暴雨警告信號」不只表示已錄得的雨量數據達標,也可以是預料雨量即將達標,故此市民希望天文台提早懸掛暴雨警告訊號以作預報,也是可以理解。而事實上,在周五10時45分至11時45分時段中,便有9區最高雨量達到紅雨的50毫米標準。

另外,過往不時有局部地區大雨而未發警告信號的情況,而引起市民關注。這是由於天文台參考的數據主要來自分布於香港各區的雨量站,而分佈密度因地區而異,佈局考慮潛在水浸及山泥傾瀉風險等,而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雨量站亦會較密,因此假若雨水在雨量站密集的地方出現,錄得雨量便會較高,發出暴雨警告的機會亦會增加。相反,當降雨集中在其他雨量站較疏落的地區,那麼即使該處天氣惡劣達到可能生成意外程度,亦有機會未能有效地被這種指標反映。

當局在1992年後決定公開「暴雨警告信號」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讓市民可以及早採取防範措施,避免造成性命及財物的損失。天文台既擁有足夠的資源與先進技術,可以考慮放寬內部預測雨量指標,同時盡早向市民提供更詳盡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