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乎角力與對話之間的中美關係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周二(26日),在中國「入聯」逾半世紀的第二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繼國務院上周六(23日)的聲明後再次表示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的活動。並且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第24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後,美國總統拜登亦參加是美國與東盟的峰會對話,為美國恢復自2017年特朗普退出首次美國參與東盟會議,明顯地帶有濃厚「重回亞洲」和積極拉攏亞洲國家抗衡中國的意味。

中美兩國在地緣政治繼續角力之際,美國財長耶倫在同日亦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舉行了視像通話。據指,雙方就世界的經濟形勢和多邊合作交流了意見,亦同意應繼續保持溝通的渠道。這次通話是繼本月6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瑞士蘇黎世會面,以及戴琪與劉鶴在本月9日舉行的視像通話後,中美兩國涉及貿易和經濟範疇第三次的高層對話。而是次對話,甚至是被外界認為與中美兩國元首在年底會面有關。

政治角力是表象

中美兩國無疑在很多的問題上分歧嚴重。不論是經濟貿易、台灣問題抑或南海問題,美國與中國一直都在多方面進行角力。在上月15日,美國、英國及澳洲三國就宣布達成安全同盟(AUKUS),承諾協助澳洲建造一支核動力潛艇艦隊,以應對在亞洲地區愈來愈不均等的軍事力量,明顯地針對中國軍艦在南海地區的活動。而本月初,美國亦派出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杜威號駛入台灣海峽,並且借助美國總統拜登的「失言」,多番重申「美國將兌現協防台灣的承諾」。

近日有關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的言論,更是美國有意表達與中國角力的立場,從而拉攏亞洲盟友的支持。為了回應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挑釁,上周一(18日)中國及俄羅斯兩國在海上聯合軍演期間,亦以艦艇編隊越過日本海域附近津輕海峽。有關舉動被認為是中方表達「不滿美國多年以來有關『航行自由』」的訊息。中美兩國的角力似乎不斷為地區和平帶來隱憂,並為地區緊張的局勢升溫。

AUKUS:圖為9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準備在白宮透過視像會議,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及澳洲總理莫里森一起宣布達成歷史性的澳英美聯盟AUKUS防衛協定。(Reuters)

經濟利益是核心

然而,儘管中美在政治上多個範疇進行角力,兩國卻務實地在經濟和貿易等範疇尋求對話和合作的空間。這不但是因為美國的經濟早已依賴了中國的貨品出口,實情亦是兩國在經濟利益的範疇上早已是密不可分。

今年9月中國的出口數字就比上半年增加了28%,而更重要的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品更是比2018年1月上升了31%。加上,美國企業愈來愈多的盈利都是依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其中,近日成為首間全球市值過萬億美元的電動車企業Tesla,其龐大的盈利就來自中國正在急速增長的電動車市場,單單在九月份就創下單月56,006輛的銷量,而且在今年第三季度錄得雙位數的增長更是受惠於在中國的生產成本持續減少。而美資投行高盛近日亦伙拍摩根士丹利和保險業巨企丘博(Chubb)積極尋求中國監管部門的「綠燈」,並配合中國開放金融市場的政策,被認為是向中國經濟投下信心的一票。

近日成為首間全球市值過萬億美元的電動車企業Tesla,其龐大的盈利就來自中國正在急速增長的電動車市場,單單在九月份就創下單月56,006輛的銷量,而且在今年第三季度錄得雙位數的增長更是受惠於在中國的生產成本持續減少。(資料圖片)

從種種跡象可見,儘管中美兩國表面上在多個範疇上進行政治的角力,兩國的官員都有意識地在保留在經濟範疇上的溝通渠道。尤其當不少美資企業的盈利都是來自於龐大的中國市場,美國的官員始終不能不考慮在華實質的經濟利益,可以想像更多的對話空間都會在美方官員有意識地創造出來。亦正正是這個原因,美國白宮高級官員早前亦多次透露如果成功安排會議,本身已是一個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