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水樓再現」 公眾知情權應要重視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政府周三(3日)公布,水務署上周(即10月25日至29日)從15個用戶水龍頭抽取食水樣本進行檢測,其中在灣仔一個私人非住宅處所取得的水樣本,發現鉛含量超出香港食水標準,是自2017年12月實施優化監測計劃以來,首次再發現有樣本超出標準的個案。

現時香港食水標準鉛的標準值為10微克/公升,而個案中第一級水樣本含鉛量為17微克/公升,超標七成;按既定的兩級取樣規程,測試第二級30分鐘靜水樣本結果為12微克/公升,仍高出兩成。

公共資訊應具透明度

水務署其實有必要盡早對外公布事件、檢驗結果及受影響大廈資訊,以免引起公眾疑慮同事令市民不安。灣仔區議會主席黃宏泰透露是次揭發的「鉛水樓」是一幢商廈,而在內有一間食肆。水務署稱食肆水源「應該」與超標水源分開,故不會對公眾造成影響。不過除了黃宏泰外,灣仔區另外兩位區議員顧國慧及謝偉俊均表示未收到消息。

現時水務署回應指,由於「水質監測優化計劃」屬非強制性參與性質,必須尊重參與計劃處所有關人士的私隱,亦不希望令有意自願參與優化監測計劃者卻步,在平衡超標情況未會危及公眾健康,或獲得有關人士(業主、佔用人、註冊用戶等)同意,否則不會公布參與者的身分和超標處所的詳細資料。

公眾知情權要有保障

水務署又指僅有商廈用戶知道涉事「鉛水樓」地址,該地址不僅不會向公眾公布,甚至連政府內部如民政及衞生部門都不會知道具體商廈地址,顯然水務署並未有在2015年發生在公共屋邨的食水含鉛超標事件中吸取經驗,未有完全照顧公眾知情權,導致市民人心惶惶,甚至將公共衛生隱患進一步擴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鉛的主要危害是對腦部發展有影響,因而嬰兒、兒童及孕婦更需要留心,要盡量避免長期飲用含鉛量超標的水。雖然是次超標狀況未屬嚴重,亦未有影響到市民的居住地點,但即然水務署自2017年起把食水水質監測範圍擴展至用戶水龍頭,透過優化監測計劃,在隨機抽選處所內的用戶水龍頭收集食水樣本,檢測水質情況,理應亦要在檢測到有問題發生時,盡快作出公報,同時當局亦不應單以私隱作為隱瞞的藉口,並以此回應有機會危及公共衛生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