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真的可以應對人口高齡化嗎?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周日(28日)發表網誌,引用政府統計處月中發表的《香港統計月刊》及「人口生命表」數據,推論未來港人在2020年65歲男士的平均壽命可達86.52歲,活到100歲或以上的機會大約為12%,到2055年活到100歲或以上更有機會增達至40,610人。對於未來人口發展,於2020年出生的男嬰平均壽命有機會再次上升,接近100歲,變相於70歲退休的可能性將會更低。

綜合以上兩點,局長認為現年65歲的市民即使購買了到90歲屆滿的年金,亦有很大機會面對在90歲後的生活開支無以為繼的狀況。他推介市民購買終身公共年金,因為年金可以保障購買者能夠面對長壽所帶來的額外財政風險,帶來每月穩定收入,甚至可以促進家庭和諧。

年金可作支援 但難成支柱

局長在文中舉例,假如夫妻在65歲時各購入50萬元的公共年金,到90歲時將已合共領取1,665,000元,即使在八分之一的機會下成為百歲人瑞,仍可以繼續領取年金。

不過,首先,在香港又是否真的有如此多人可以隨時使用50萬流動現金可以一筆過使用,買入公共年金?如果他們可以無壓力地一筆過使用50萬,他們又真的有購入年金的需要嗎?其次,屈指一算,以局長舉例的50萬元的公共年金為計算基礎,實質每人每月只能取得2,775元,其實此金額亦難以對長者生活作為經濟支撐,反而更像一種生活上的小額支援。

此外,年金制度不會與對沖通脹,變相令年金的保證回報反而會隨通脹而貶值。觀乎由1981年計起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就從未停止上升,去到2020年升幅接近五倍,由此趨勢看來,年金可以提供的保障前景可謂令人擔憂。

羅致光料「20後」活到100歲或以上的機會大約為12%,即約八分之一。(龔慧攝)

應對人口老化需要微觀及宏觀

訴諸經濟固然可以解決人口個體老化大部分問題,但只流於微觀角度去審視問題仍有其不足之處,對於整體人口老化問題似乎仍然需要全面對策。

即使現時政府有打算由地區康健中心作為起點,配合改善醫療劵政策,以醫護人員為長者作出健康評估,有望改變社會「重治療、輕預防」心態,同時著力推行居家安老以減輕醫療壓力,但必須留意兩者其實亦會牽涉到一定數量的照顧人手,而那些人手要從勞動人口中調配而來,有機會令整體社會生產力有所下降。

人口老化是複雜的結構問題,政府必須要將微觀及宏觀政策推行並施方能有效應對問題,進一步解決問題。具體而言,政府應該改革經濟結構及控制樓價,讓市民能在工作的日子積蓄更多,並透過擴大社會保障及福利,令基層市民也能獲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