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歷史以育國民 因材施教方能功倍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蔣介石是在1937年12月7日撤離南京,帶領精銳部隊遷往武漢。三日後兵臨城下的日軍開始炮轟南京,12月13日大舉進城。短短幾個星期內,被殺害和強暴的中國人不計其數。有說幾萬,有說十幾萬。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法官估計,被殺害人數介乎二十六萬至三十萬。

上星期四(9日)有小學的德育堂播放南京大屠殺屍橫遍野的片段,令學生受驚嚇哭及引起社會爭議。教學必須因材施教,考慮到小一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學校有需要小心處理,既要達到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教學需要,亦要以恰當方法達到教學目的。

教育局早前建議全港中小學籌辦南京大屠殺84周年悼念活動,但並無硬性規定學校向所有級別播放相關教材片段,校方及前線教師必須小心拿捏。誠如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日前提及,希望學生學懂寬恕、放下仇恨、珍愛和平,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抗日戰爭的教學,亦應該要培養此等正面價值,而非徒產生負面情緒。教材片段是否應附上適當指引甚或分類,也值得局方留意。

特首林鄭月娥12月14日指出,在教導年紀較輕的小學生時,應特別留意使用甚麼教材、展示甚麼圖片或短片,以確保既能達致學習歷史的目標,又不會引起學生焦慮。(李澤彤攝)

學習歷史、認識社會、培養身份

但這樣說,絕不代表我們要對此等歷史避而不談。即使是年幼學童,重點也是以合適的教學方式,而非對應該施教的內容完全跳過。南京大屠殺是近代中國的傷痛,抗日戰爭被視為二十世紀中國史上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決定了世紀下半頁中國的命運,至今亦仍然影響著中日關係。不論是為了學習歷史、認識社會,或是出於國民身份認同的角度,中小學教育涵蓋這一段歷史也是應份的。

事實上,我們的社會也並非對歷史無感。例如反映了上世紀香港供水歷史及社會面貌的前深水埗配水庫,導賞團報名迅即額滿。民間團體亦熱衷於尋找維多利亞城界石,認為其見證香港開埠歷史的價值,甚至希望由政府當局加以保育。再如上周恢復鳴響、為市民所感興趣的尖沙咀鐘樓,其實也象徵著香港昔日發展及與內地的往來。

凡此可見,認識歷史並不只有一種方法,追本溯源更不等如「洗腦」灌輸。亦如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在電台節目上所言,有關歷史是國民教育一部分,有很多不同方法及材料,是次這種單一事件不用我們憂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