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遜訪華五十年 半世紀的中美變遷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1972年2月21日,應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在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陪同下,抵達了上海機場展開為期一星期的訪華行程。尼克遜成為了首位美國在任總統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與當時中國的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展開會談。其後兩國在2月28日發表了《上海公報》,為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揭開序幕。

這次訪華至今仍被認為是「改變世界歷史的一個星期」,尤其是結束了兩個國家自1949年以來長達25年相互敵視的緊張關係。在當時冷戰的形勢下,尼克遜政府成功地以求同存異、擱置紛爭為原則與中國尋求對話,改變了當時的國際形勢和環境。

五十年過去,美國的政治環境及國際氛圍都出現改變。藉着中美關係發展剛好半個世紀,相信正好疏理出現時中美關係愈走愈遠的原因。

1972年2月24日,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期間參觀長城。(視覺中國)

改變了世界的《上海公報》

回顧半個世紀前的這一幕,中美兩國之間可以重新對話,《上海公報》的內容正好說明了箇中的關鍵——求同存異,妥善地管控分歧。要知道,當時中美兩國尚未建交,同時兩國之間一直夾雜着複雜的台灣、朝鮮半島以及越南戰爭問題,假如當時中美兩國領袖並非能夠兼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恐怕實在難以處理兩個大國之間的矛盾。

因此,當時尼克遜訪華的會談中,兩國都毫不修飾地列出了兩國之間存在的分歧,與此同時肯定兩國之間存在一定的共同立場。特別是台灣問題上,中方直接了當地指明台灣是屬於中國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別國無權干涉內政,「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反對所有「台獨」或「兩國中國」的主張。而儘管美方當時仍然承認當時位於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重申應「和平解决台灣問题」,公報中美國亦表明尊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承諾「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在雙方都沒有強迫對方接受自己一方的觀點下,《上海公報》成為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關鍵文件。

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1972年2月訪華,重啟美國人對中國的認識。(資料圖片/GettyImages)

尼克遜、基辛格一代的外交智慧

後來不少歷史研究指出,尼克遜當日戲劇性訪華的一幕本身就充滿着「聯中制蘇」的政治考量,同時亦與當時中蘇關係變差有關,但中美之間得以展開對話,始終與這位美國總統當時能夠擺脫意識形態的分歧,以務實的態度處理中美關係不無關係。尤其是,當時的美國始終是對共產國家滿懷敵意的國家,經歷杜魯門、艾森豪威爾等一代又一代總統的「骨牌理論」洗禮,加上後來的麥卡錫年代,與中國建立關係近乎與美國社會主流民意對立。而在基辛格後來一次訪問更談及,尼克遜訪華前的美國始終認為中國如很多共產國家一樣,對西方充滿敵意,難以展開對話和談判。

然而,即使面對美國社會在60年代仍然彌漫着那種對中國抗拒的情緒,尼克遜早在1967年就已經意識到承認中國存在的現實的重要性。他特別在在美國外交雜誌曾經撰文,形容「我們不可能永遠排斥中國於世界之外」,並提出應積極通過對話等措拖面對中國的存在。因此,當他在1969年成功當選美國第37任美國總統後,便曾經通過外交渠道在波蘭華沙的一個場合向中方尋求對話的機會。即使波蘭這一次接觸最終未有得到北京方面正面回應,中美之間的對話安排始於在1971年由基辛格秘密取道巴基斯坦飛往北京下安排完成,尼克遜在1971年的春天踏足中國大陸,正式開展了中美兩國之間的對話。

近年中美關係愈趨緊張,中美之間已經多次都就貿易、意識形態,以至台灣等問題陷於外交彊局。而在尼克遜訪華50年之際,美國白宮在十日前(11日)就發表了拜登政府任內首份印太戰略報告。即使報告內容明確提到「我們的目標不是改變中國,而是塑造它所處的戰略環境」,但始終是針對中國在區內的活動,而且形容中國正在結合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在區內稱霸,並提出需要加強聯合區內盟友應對威脅。不論如何,以上種種都或許說明美國正在逐步回到以意識形態掛帥、冷戰思維主導中美關係的時代。中美關係正常化50年之際,我們或者看到走回頭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