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讀疫下死亡數據 疫苗保命毋容置疑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第五波新冠疫情以來,已約六千患者不治。部分市民因而擔心疫苗效用,甚至認為打針沒用。媒體和社會要謹慎選取數據,認清病毒致死的嚴重性及疫苗的保護作用。政府則要強力闢謠,包括可以成立公開資料庫,公佈死者的接種劑數、類別和時間、死因和年齡層等資料,分析疫苗效用。此外,政府亦可分析有多少人直接間接因為疫情逝世,更全面評估疫情的社會影響。

市民不安來源之一是擔憂接種疫苗也不能減輕死亡和重症,尤其是對長者這個較多死亡人口較多的年齡組別。有報章在周日(20日)的頭版標題是「已打針染疫死者 87%打科興」,讀者很容易理解「科興難保護長者性命」。

這個理解有盲點。正如該報道指出,「有關數據未就較多長者打科興,以及長者死亡風險較高等作年齡因素調整」。本地有逾四成接種者選擇科興疫苗,長者年齡層的比例更佔逾半,而死者以長者居多,故得出死者多接種科興是可以預期的。

外展醫療團隊為臥床長者接種疫苗。(蔡正邦攝)

重點是未打針者死亡率遠高於打針者

報道的闡釋偏頗,只見樹木不見樹林。政府部門的闡釋較為宏觀,已接種至少兩劑新冠疫苗患者的死亡率為0.1%,而接種一劑或未有接種的則分別為0.62%及2.75%。在80歲或以上死者最多的年齡組別中,74%未有打針,受感染後的死亡率為15%,但接種一劑後的比率降至5.59%,兩劑的比率再降至2.62%。依類別分類,復必泰一劑及兩劑後的死亡率分別為3.44%和1.51%,科興的相應比率是5.83%和2.95%。雖然接種科興後的死亡率較復必泰高,仍比完全不接種低兩倍多至五倍,對接種的長者有一定保護力,不用過分擔心。若要進行比較,重點應是沒有接種和有接種者的死亡率,然後才是接種劑數和類別。

當然,要更準確判斷疫苗和死亡率的關係,我們需要控制更多因素,例如是否居住院舍和有長期病患等。若果控制居住地點,接種任何疫苗類型的死亡率分別不大,那疫苗類別就不是重要因素,政府要加把勁改善院舍設施和資源供應。

社會要小心分析新冠疫症死亡率的相關數據,而政府亦有責任提供全面數據,以便民間分析。可是政府在第五波疫情後就拙於交代數據。在上月下旬,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被問及死者年齡和接種記錄等數字時,曾回應手上沒有資料,並指患者已過身,現在才說有否打針已經遲了,亦請市民體諒局方沒有足夠人手輸入資料。前文關於疫苗類別和死亡率的比例,是在疫苗猶疑論發酵多時後才首次發布。

醫管局忙碌無暇處理死者資料,可以理解,但局方不能因此要外間放棄追問數據。局方要承諾在疫情穩定後,成立並公開死亡人口資料庫,內含每名死者的年齡組別、居住環境、有否長期病患、居住場所、疫苗類別、接種劑數和距離死亡的時間等資料,以分析疫苗效用和整全掌握疫症的風險因素和疫症規模。

袁國勇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並指市民繼續堅守社交距離措施,數星期後有望令每日新增個案回落至三位數。

細化死亡數據 準確評估疫情

要評估疫情的影響,還要仔細統計死亡數字,一是死於病毒(die of )與死時帶病毒(die with)的分別。據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初步分析,死於以及死亡時染有新冠病毒的個案約各佔近四成,比例會因為樣本數目增加而變動。後者是指死因並非直接是新冠病毒,但也是致死重要因素。區分成功的話,醫學界可以了解新冠和其他疾病的互動關係,亦可以剔除諸如墮樓死亡後被發現染疫的個案於死於病毒的名單,這需要時間調查死因,病史,亦涉及醫生判斷。

二是統計實際死亡和「超額死亡」(excess death),以反映疫情對死亡情況的全面影響,亦有助與諸如流感、地震等大災難的比較。即使死者沒有染疫,也不代表跟疫情沒關。他們可能因為醫院超負荷而遲被施救致死,但嚴格的社交限制措施可能減少交通意外和流感致死案例,又或者有些長期病患者即使不染疫也會在疫情期間離世。

但即使統計數字可以細化,每個生命也是寶貴、不應被輕看的。疫情仍然嚴峻,疫歿者數以千計,社會不應在閱讀疫情相關數據時糾纏於旁枝末節,甚至嘲弄市民打無用疫苗。只要設想出事的是自己家人,這種表面理性、實際輕看生命的態度便顯得荒謬。兩款疫苗即使有差別,但只要完成接種,在防死亡和重症均有效,必定較沒有接種好。各界要繼續鼓勵市民接種疫苗,救得一個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