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傭與香港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無綫劇集《金宵大廈2》近日引起爭議。演員黃婉華在劇中飾演菲律賓外傭,塗搽了深色皮膚及說帶菲腔的英語。她的演出雖然贏得不少讚賞,認為幾可亂真,但卻有意見認為這涉及歧視和侮辱。無綫回應時「強調絕無意在任何節目中表達不尊重或歧視任何國籍,並向任何可能受此事影響之人士表達歉意」。

在法新社的報道中,家政工人兼國際移民聯盟主席Eni Lestari表示外傭經常面對歧視,這件事對她們並不尊重,中菲演員Sabrina Man則指家傭為香港貢獻良多,劇集的做法不尊重她們和菲律賓人。她亦向本地傳媒表示最好的做法是找菲律賓演員飾演外傭,「劇集有侮辱和醜化成分,有種族偏見」。

歧視醜化抑或如實呈現?

但另一方面,黃婉華據報花了三、四個月學習菲律賓話,亦向外傭學說菲腔英語,正如無綫的聲明所述般「以專業和精湛的演技,成功刻劃出這個角色」。有市民也認為若然沒有合適的菲籍演員,由華裔演員模仿外傭的膚色及口音,也只是正常地呈現外傭。對於他們來說,關鍵在於菲律賓外傭的外表及口音是否如演員所飾演般,若然外傭普遍也是深色皮膚及英語帶口音,那不算是歧視或醜化。

誠然,外傭是否通常為深色皮膚以及英語帶口音,的確是需要弄清楚的事情。若然情況非此,那麼相關的做法無疑是成見,或許就好像以為華人必然有某些面部特徵那樣。但若然這樣的確是常見的外傭,如實呈現又是否歧視和醜化?換個角度,演員如果從衣著、打扮及行為舉止等模仿行乞者,又是否歧視和醜化?或者如果歐美演員為了飾演耶穌,搽深膚色以切合巴勒斯坦、地中海東岸的常見膚色,是否歧視和醜化?

外傭在香港社會是否弱勢?

論到歧視和醜化,其實這些都關乎社會觀感以及當事人感受,亦即是要放回社會背景來理解。正如外傭組織代表評論此事時,提及外傭經常面對歧視,這似乎意味着問題不只在於扮演菲傭,而是社會本身對菲傭的態度不好。也就是說,若然個別群體在社會上沒有受較差的待遇的話,如實扮演他們未必構成歧視和醜化;但若然他們本已為社會弱勢,扮演即使如實,也可能被作負面理解。若然如此,那麼我們的關注點便應該超越個別劇集和演員本身,而去了解菲傭在香港的地位和待遇。

一方面,有時可見市民投訴外傭的操守,例如不顧合約「跳槽」等。但另一方面,好些外傭卻受到僱主的剝削,例如沒有足夠休息空間及假期。一方面,香港在疫情期間出現外傭荒,外傭叫價甚高,好些市民難以負擔。但另一方面,外傭的最低工資保障低於一般工作,往往只能支取四五千元薪。種種矛盾並非個別現象,而是社會結構問題所衍生。香港家庭的經濟負擔龐大,雙職常見且工時長,因而對外傭過度依賴,但與此同時沒有足夠的空間條件、勞工保障等,結果華人和外傭群體的隔閡漸厚。若然我們關注外傭被歧視或醜化的問題,便不能不從此等根本矛盾入手,緩解社會張力。在此復活節長假、但外傭不享勞工假的四天,或許我們可以反思更多。

至於有沒有菲律賓演員可以飾演外傭的問題,也叫人想到香港的國際性。香港作為國際都會,自詡能吸引各國人士來港生活,但談到外籍人士的時候,一些人想起的往往只是歐美,而沒多想到例如菲律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但就好像同樣自詡文化多元的美國,他們要找華人以至各種族裔的演員絕不會困難。香港規模雖小,但能否做到真正的種族平等而共融,吸引所有人才在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