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防輸入不是以航班停擺為目標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隨着香港疫情漸趨緩和,特區政府周五(22日)宣布調整入境及個別航線的熔斷機制安排。5月1日起非香港居民將可從海外地區入境香港,同一客機有少於五名乘客或以上確診或少於乘客總數5%以上人士確診的航班將不受熔斷機制所影響。即使航班因觸發機制而停航,禁飛日數亦將由目前七天減少至五日。政府形容有關安排是為了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盡可能減輕抵港人士在預訂行程時的「不確定性」,並回應社會和業界就航班復航的「強烈訴求」。

政府早前未有調整本港的入境及航班熔斷機制安排,社會不無批評聲音。抵港客機曾一度出現不足廿班的情況,單單從本月初至20日計起熔斷機制便已被觸發共25次,而個別航空公司亦選擇暫時停飛香港航點,甚至有人憂慮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已是岌岌可危。目前政府及時調整熔斷機制安排以及恢復讓非香港居民入境,是以具體措施回應了社會的復常呼聲。

現時有11班航班被熔斷,由溫哥華、新加坡、悉尼等地出發。(資料圖片)

熔斷機制已令部份航線完全停擺

受熔斷機制所影響,不少滯留海外港人早已因為預訂航班禁飛苦不堪言。在過往機制下,只要有三名或以上乘客來港檢測確診後,有關航線便會被觸發熔斷機制而停航七天。不少預訂機票回港的市民都因此大失預算,難以在短時間內再安排替代機票或檢疫酒店,最終被迫不斷延遲返港行程。就以英國為例,兩個月內就只有11班航機來港,部份航線更是接近完全停擺,情況令人憂慮。

另一方面,港府此前一直採取嚴厲的「外防輸入」政策禁止非本地居民抵港。有關情況影響香港與外地的商務往來外,不少商會和外資企業反映部份商業洽談已轉到例如新加坡等地區進行。所以新的機制總算是為本港已暫停一段時間的對外往來打開了一扇窗,同時亦讓部份航空公司得到了喘息的空間。

2022年4月14日,疫情已持續逾兩年,航空業受重創,香港機場停滿復飛無期的客機。(廖雁雄攝)

政府須因時制宜
認清機制調整目標

在新的熔斷機制下,觸發機制的個案數字增加和停飛日數縮短至五天,但調整後部份地區的熔斷機制仍非常容易觸發,難以增強香港作為國際航點的穩定性,最終或只是延續部份航線已近停擺的情況。在這個時候,政府可以慎重地檢討熔斷機制的目的和調整措拖的預期成效。當目前的政策問題已不再是一面倒地切斷香港與外地的航班往來,反而是在「把關」和「復常」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政府的措施一方面雖然須要壓低輸入個案的數字,但另一方面仍然設法幫助航點網絡復常。

防疫政策從來都是講求因時制宜。今年年初政府推行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當時是鑒於本地疫情嚴峻,而要避免在遏制病毒擴散的關鍵時刻承受更多額外壓力。然而,香港目前疫情已過高峰、走向緩和,政府就更應考慮到「外防輸入」並非讓一成不變地壓縮抵港航班的數量,需要在防疫和復常取得平衡,可以考慮更進取地放寬觸發熔斷機制的個案數字或比例。

姚柏良(圖)聯同業界代表召開記者會。(羅君豪攝)

早前旅遊業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就建議以比例取代人數,例如機上有一成旅客確診後方觸發機制。此外,政府亦可參考無症狀感染個字和確診個案比例等,以細化熔斷機制安排。只有因時制宜處理航班入境安排,本港對外航班往來才能逐步恢復正常,香港亦不會因為政府措施僵化而窒礙復常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