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共存作口號 因時制宜抗疫路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周四(20日)公佈當地新增2,481宗新冠疫情病例,創下兩年多疫情以來最高紀錄。當地隨即啟動輕症在家隔離機制,全台進入全面輕症居家照護管理階段。而近日蔡英文總統亦作出最新的防疫指示,目前台灣要做的是「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至於面對國內上海等城市近日急劇增加的病例個案,中國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今月亦在《國家科學評論》刊發英文社論文章提出五點建議。當中除明確指出實施疫苗接種是實現群體免疫的關鍵等建議,更為重要的是有關文章提出在指定城市或地區應進行試點調查,並根據輸入新個案的流行特點調整政策,以備安全有序地恢復社會正常運作。其實兩地都同樣是在維持疫情可控的形勢下,逐步修正其防疫政策,態度值得香港方面參考。

當地衛生部門雖預期未來幾星期個案人數將「破萬有可能」,但仍強調「病毒共存」並非適合的字眼,只是啟動輕症在家隔離機制,同時把現時的防疫目標改為減災或有效控制輕症病例,未來亦會以藥物準備、疫苗施打和輕重症分流為抗疫重點。(台灣行政院供圖)

應變疫情不是一本通書用到老

事實上,兩岸近日都受病毒Omicron所影響,急劇增加的病例都惹來社會懷疑過去兩地採取的抗疫政策在這波疫情不能再收到預期成效。尤其是上海封控期間,2,500萬人的生活物資供應就一度成為上海市政府難題。加上不少新增病例均屬無症狀感染的個案,坊間遂有不少批評聲音,形容目前的「動態清零」政策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甚至有外國媒體把中國政府堅持「動態清零」的政策簡單歸咎於中國政府的「偏執」。

但隨着新冠肺炎疫情近幾天已呈下降趨勢,上海市部份區域亦達到社會面清零目標,即是已確保新冠病毒不在隔離區以外傳播,這種政策的積極作用始終不能否定。當然政策背後所牽涉的經濟和人力成本仍然有其討論空間,所以負責經濟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近日亦指示核酸檢測結果應48小時內全國互認,並實行「即採即走即追」閉環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結果為由限制通行,逐步改進政策措施,盡量平衡疫情和經濟的影響。

上海疫情未平。圖為工作人員在方艙醫院指揮部清潔區消殺。(新華社)

至於同樣採取清零政策的台灣,當局亦在維持「清零」目標下調整防疫措施,而非貿然改變整體的防疫策略,把過去兩年多的成果付之一炬。所以當地衛生部門雖預期未來幾星期個案人數將「破萬有可能」,但仍強調「病毒共存」並非適合的字眼,只是啟動輕症在家隔離機制,同時把現時的防疫目標改為減災或有效控制輕症病例,未來亦會以藥物準備、疫苗施打和輕重症分流為抗疫重點。

合適的抗疫道路不是靠口號

其實兩岸的防疫政策調整都充份說明了防疫抗疫是因時而制宜。病毒Omicorn雖然傳播力驚人,但卻不代表必然是向「與病毒共存」發展。內地省市因為封城措施牽涉龐大的經濟代價,甚至影響到全球的供應鍊,因此中國政府便着力微調政策減低影響;至於台灣方面,雖然可預計疫情將以大規模爆發,但目前亦正是參考過香港情況而及早準備,方向仍然是可避免走向「共存」。

第五波疫情襲港,3歲女童確診後病逝成為疫下最年輕亡魂。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到香港兒童醫院打針。(廖雁雄攝)

香港近日疫情已相應回穩,或者有人以為香港應學習歐美社會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然而,如果失去了防疫抗疫的既定方針,措施政策只是有樣學樣,結果亦只會是邯鄲學步,失去了方寸。所以香港目前應該做的是盡快汲取經驗,調整策略以備下一波疫情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