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要能傳道、授業、解惑的大學校長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周三(27日)通過續聘現任校長段崇智,任期3年,將於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即段崇智至少續任至2026年年底。主席梁乃鵬代表大學對段崇智多年來的領導和服務表達感謝,同時期望中大在其領導下,將繼續按照既定的策略計劃,帶領大學再創高峰。

然而,段崇智續聘一事卻引來社會部份聲音爭議。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平台質疑續約決定只是等同肯定段崇智在反修例運動期間的表現,並形容續約一事不能「只在『校內』諮詢」,呼籲社會應「回帶」注意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於中大發生的事情始末。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平台質疑續約決定只是等同肯定段崇智在反修例運動期間的表現,並形容續約一事不能「只在『校內』諮詢」,呼籲社會應「回帶」注意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於中大發生的事情始末。(鄭子峰攝)

大學校長所為何事

其實社會對大學校長人選有其寄望,並不教人感到意外。尤其在華人社會,受儒家文化所影響,我們深信「學而優則仕」、「達則兼濟天下」。對於大學校長自然是要求他是學庫五車、情理兼備,同時是德高望重之人,能為社會樹立正面榜樣。因此社會對什麼人出任大學校長有其看法,有份參與評選的大學校董會自然需要參考考慮。但我們亦必須理解,大學校長的角色不能被政治化,而必須回到教育的本質看。校長的責任是培養學生品德,為社會栽培人才,維持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多元、自由的學術環境,因此我們也需要留意一位大學校長在發展研究、教育育人方面的工作,不能把關心的重點放在其他的旁枝末節之上。

校長的責任是培養學生品德,為社會栽培人才,維持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多元、自由的學術環境,因此我們也需要留意一位大學校長在發展研究、教育育人方面的工作,不能把關心的重點放在其他的旁枝末節之上。(資料圖片)

而近年香港中文大學在研究和發展上有些成績依然是有目共睹。不論是中文大學醫學院在新冠病毒的研究和參與,定還是大學在推動香港在科研或社會創新方面的努力、鼓勵教研人員以知識介入社會,這些都是考慮是否續任大學校長時應該包括的因素。而更為重要的,當然包括作為校長如何為其學生找尋發展機遇和出路,讓學生除學習知識、裝備自己之外,更能讓大學延續其教育角色,為感到前路茫茫的年輕人解惑,亦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讓年輕的學生看到前路

香港經歷過去兩年多的時間,其實我們亦毋庸諱言社會仍然累積情緒。尤其現在仍然是燥動的年代,十八、九歲的學生經常在鑽牛角尖下,因為初生之犢不畏虎,繼而挑戰權威而犯下過錯。在這個時候,作為大學的校長本來就有其責任,不但應該有勇氣和能力去指明問題的根結,而且要有承擔在譴責之外正面引導學生思考,兼承道德教育的責任,甚至擋着社會壓力,讓學生可以從錯誤中學習。

作為大學的校長本來就有其責任,不但應該有勇氣和能力去指明問題的根結,而且要有承擔在譴責之外正面引導學生思考,兼承道德教育的責任,甚至擋着社會壓力,讓學生可以從錯誤中學習。(盧翊銘攝)

社會當然可以對大學的校長有所監察和批判,但推動和決定大學的發展和使命,政府其實亦有其責任。政府要肯定大學作為育人的場所,積極支援大學發展,同時讓大學管理層在合法、合情、合理的框架之下處理校內事務。歸根結底,校長的角色應是在校園內能在不同關注和意見中尋找平衡,面對學生和公眾能夠以理服人。不論是續任的中大校長,或是其他幾間大學的校長,我們都應該以全人教育的標準和目光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