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發展不能落後形勢 政府應更積極規劃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現正計劃籌辦新的學院。因應坊間有傳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政政系)將在重組後不復存在,中大社科院跨學科課程檢討小組周二(24日)在報章指出,重組計劃只是因應「新興學科湧現」、「學科之間互相滲透」、「社會對人才需求改變」以及「學生選科興趣」而作出檢討修訂,政治與行政學系在檢討後仍會依舊存在,而新的學院成立亦只屬大學內部行政架構的改革。小組形容一所綜合型的現代大學擁有政治行政的教研領域已屬「共識」,呼籲社會毋須因此過份憂慮。

因應近年人口結構改變而出現適齡學生遞減,其實不少本地大學課程都需要作出變更以應付愈趨龐大的收生壓力。加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日新月異,大學的課程本身就不能避免地需回應社會的需要。因此,香港有大學為課程作出檢討和重組,背後思維不一定牽涉所謂的政治考慮,反而更多是涉及對學系學科長遠發展的想像和藍圖。而值得指出,目前困擾各所大學的發展問題卻遠不止易名和重組,而是香港的院校到底可以怎樣在本地和區域層面發揮更大作用?

嶺南大學較早前公布2022至2028年度的策略發展計劃,會加強與大灣區院校聯繫,將委派部門監督內地事務。(資料圖片)

在區域與國際的角色

要知道,香港各所大學的教研能力早已達到國際級水平。就以近日正在重組的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為例,在2022年英國的「THE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就位例全球第85名,屬全港各所社會科學學院之中排名最高。不少研究都早是能於國際性的學術期刊之中刊登,其中涉獵的範疇更包括城市研究、社會研究、新聞及傳播、公共行政以至建築學等等,其教研能力的成果可以說是有目共睹。所以,中文大學2014年更率先進駐深圳,在內地開展辦學招生工作,嘗試把影響力輻射到大灣區之中。

大學一方面要為本港培育人才,研究及解決香港面對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要有區域以及國際交流,促進更豐富的學術成果。近年雖然不少香港院校都紛紛在內地開辦分校,然而這些位於內地的分校大都只是掛名地經營,香港的教研人員和學生從未到過內地進行教學或上課,兩者實際上都是維持獨立運作。值得思考的是,這種徒負虛名的發展方向和藍圖又是不是政府和社會樂見的情況?例如香港各所院校的社會科學都具備國際認可的研究能力,他們大有潛質參與大灣區以至內地的政策、社會、城市研究,把他們的知識更好地運用,繼而相互貢獻經驗。

教大校長張仁良。(資料圖片)

政府不應把問題掉給大學處理

無獨有偶地,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周二亦在報章撰文,回顧十五年前他已與一眾學者提倡香港高等教育界要積極與內地及外國院校交流合作。他認為香港的院校已具備條件和優勢發展成為人才樞紐,問題是香港社會一直未有重視大專院校能為區域發展帶來的「界外利益」(externalities),亦即是說大學透過發展而為社會所得到的整體利益、而自己無法享有的利益。因此,他認為政府應「因時制宜、重新審視」高等教育界的研究撥款標準,更恆常化與內地院校在交流合作、專注本地的研究,甚至把學生到內地或海外交流納入正規課程或視作畢業要求等。

這些都無疑是特區政府因應大灣區發展而應考慮採納的建議。尤其是,香港的院校一直都受撥款機制所影響,本身大都缺乏積極的動機推動院校在撥款項目以外的發展。所以政府其實有必要改變撥款機制,思考到底推動大灣區的融合和交流應是大學的自主策略還是特區政府在院校發展的政策目標?目前雖說每所大專院校都早已把融入大灣區發展納入大學的五年或十年計劃,但因應自身考慮每所大學都在實現藍圖上都有不同的先後緩急次序,所以發展步伐往往都未能達成一致。如果政府有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更積極地參與和貢獻大灣區的融合發展,目前就不應該把問題掉給院校逕自處理,有必要制定更明確的院校發展藍圖,把香港院校能發揮的地方都納入香港的院校發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