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與老問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不難想像,一些官員希望留任至新一屆政府,一些外人希望走進這個熱廚房,候任特首李家超亦有自己想起用的人。周日(19日)公布的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名單,相信就是在這種拉扯之下產生。3名司長、3名副司長以及15名政策局長的人選,社會沒有多少驚喜,但至少也不是驚嚇。我們不妨抱着觀望的態度,看看新政府的管治團隊能否解決香港積陳已久的老問題。

李家超周日率領新團隊亮相時,扼要地交代了21名問責官員的數字:7人是現屆政府官員,2人是現職副局長晉升為局長,6人是現職或近期退休的高級公務員,資深大律師林定國、律師張國鈞、丘應樺、教授盧寵茂、孫東及麥美娟6人則是新加入政府。

從經驗背景看人選才幹

觀乎林定國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以及不定期出任香港高等法院暫委法官,盧寵茂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以及香港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主任,丘應樺是航空公司的行政總裁及董事,可以說恰如李家超所指,乃「有豐富專業知識、經驗和地位」。加上將成為首位出身自教育界的教育局局長的蔡若蓮,曾任教中學、任職教育局以及出任中學校長,單從背景和經歷來說,新政府或許算是用人唯才。

當中新加入政府的孫東尤其值得一提。他1994年來港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創辦高新科技公司並在香港城巿大學擔任教授,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和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員,創科的資歷毋庸置疑。孫東早前出任立法會議員,相信亦關心公共政策。他說普通話的背景引起一些人討論,但考慮到創新科技與國家發展的關係密切,這其實不見得是什麼問題。考慮到香港作為國家一部份,甚至我們可以說,香港也是時候有一位以普通話為母語的議員了。

舊瓶要有新酒 拿成績說服人

另一方面,新團隊也有不少舊臉孔。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留任不變,環境及生態局、教育局由副局長升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也由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出任,我們可以預期政策將有一定的延續性。但必須提醒的是,官員的延續不能變成政策的因循。

其中最令人憂慮的,莫過於房屋政策。除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是留任之外,現任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將升任財政司副司長,統籌土地供應和房屋興建,而發展局常秘甯漢豪將出任局長一職,或許較不同的是候任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現為建築署署長,與房屋及土地供應政策未有直接關係。眾所周知,香港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私人市場樓價過高,政府又沒有掌握土地及房屋供應的主導權,因此李家超政府既要開新篇,舊瓶便要新酒,舊人要有新思維。

同樣要用成績來說服社會的,還有候任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張國鈞是民建聯的中生代,是青年民建聯創會主席,早前盛傳將出任青年事務局,但最終落在後來增設的律政司副司長之崗位。雖然他為事務律師,但跟仲裁專家、資深大律師鄭若驊或者候任司長林定國相比,資歷顯然相差一截。至於麥美娟雖然曾任葵青區議會議員廿多年,自2012年又擔任立法會議員,但政績方面社會始終印象不多。對於司法效率和改革、社區治理和青年發展的大課題,兩名新人分別有何方略,市民難免期望不大。

新團隊由李家超籌組,而且將與他緊密合作,這位候任特首毋庸置疑將負最主要的督促責任。但另一方面,主要官員按《基本法》規定乃由特首提名、中央政府任命,那麼中央政府必然也對這些官員有期許。道理上,不可能中央只作出任命,卻對受任命者是否做好工作置之不理。但如何行使全面管治權的同時,又尊重特區政府的高度自治權,那就是中央小心拿捏的平衡。而這個課題,說到底也是香港「一國兩制」實踐25年來的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