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紅黃碼」助復常 人性化處理好細節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連日闡述新建議的「紅黃碼」、「安心出行」實名制和將落實的居家隔離者戴電子手環措施。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本周二(12日)釐清「黃碼」的適用範圍狹窄,只針對現時在酒店集中隔離人士。措施有助維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同時令受檢疫隔離影響的人士減至最少,細節問題應該著手處理,讓不同群體容易跟從。

在量體溫、掃瞄和核證「安心出行」及疫苗通行證之上還要加入查核紅黃綠碼,對一般商戶市民來說再添麻煩。然而,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步驟,一大原因是政府一開始沒有下定決心推實名制規限高播疫風險者外出,即使今年初加入記名的疫苗通行證,也只能方便尋找確診者行蹤和同一時間出現爆疫場所的顧客名單。

盧寵茂稱將考慮參考內地及澳門的做法,增設紅黃綠碼的健康碼制度,認為「如畀確診者有自由,任佢哋周圍去,我哋呢啲冇確診嘅人自由就會受到限制。」(資料圖片)

現有機制存漏洞 「紅黃碼」更穩妥

要堵塞入境和確診者外出的漏洞,諸如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員田北辰等提出在政府一方下工夫,對高風險者暫停其疫苗通功能。然而,疫苗通沒有載入確診記錄,亦沒有檢疫資料,而且現時「安心」到現在仍不是實名亦不跟疫苗通互通,出行記錄只留在個人手機和商戶,故單靠改良疫苗通不可行。相較之下,由市民填報資料實名化「安心」,再由政府以「紅黃碼」識別高風險者是較穩妥的方案。兩項措施再配合電子手環新方案,就可進一步阻礙高風險者進入指定場所,有助防疫。

政府未有闡述在場所存取市民有否確診和入境記錄的步驟,而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邱達根提議政府設立短暫的數據庫,日後可以把電子針卡資料融入「安心」,就可以減省在商戶「反掃」程序,減少市民商戶不便。另有意見指新措施欠缺監察會削弱成效,例如商場缺乏人手巡查有否轉碼。市民自律固然重要,惟政府要繼續派員到場所巡查,以及要不定期查核佩戴手環者有否擅離居所,以起阻嚇之效。

周五(7月15日)起居家隔離的感染者,需要配戴電子手環,確保不會離開家居範圍。(資料圖片)

執行人性化 何時「轉綠」最要緊

過去兩三天政府透露了推行實名制和實施「紅黃碼」的範圍,李家超強調只針對確診及酒店檢疫者,不用於非抗疫範圍,盧寵茂強調精準和人性化檢疫隔離。要做到精準和人性化,除了要準確找到確診者和避免病毒透過他們傳開外,還要確保他們在康復後生活如常,那就需要衞生部門監督檢測承辦商加快檢驗速度,也需要衞生和科技部門及時替他們解除「紅黃碼」。譬如說,政府要承諾市民,若果已打兩針者的感染者在第七天呈交快測陰性結果後的四小時內獲轉回「綠碼」,康復者不會無了期等待隔離期完結。另外,政府部門亦要聯同地區組織協助視障、長者和不擅使用手機人士適應新措施。

政府的新防疫措施建議,是縮減酒店隔離日期方便入境人士,同時遏止病毒循外地輸入和內部擴散再傳往內地的機會,爭取社會經濟復常,本地市民無可避免要新增一些防疫程序。就此,政府官員應多加體諒,除了搞清楚轉綠等安排外,官員在解說時亦要注意言辭,例如盧寵茂直言「確診者不應該出來社會危害其他市民的健康」,此話從公共衞生角度沒錯,但態度嚴苛,把染疫如同犯錯。新冠病毒容易傳播,大部分染疫者也是在不知情、非故意染疫,他們日後被「紅碼」識別,或多或少聯想到他們做錯事,被社會排擠。他們需要的是政府和社會的支援,盡快康復。這亦是體現人性化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