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隔離未足與內地通關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副司長卓永興在星期三(8月17日)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會後陳國基回應傳媒提問說特區政府一直有跟內地商討「通關」問題,另外更有消息指他在交流會上向議員透露曾跟內地建議「逆向隔離」安排,並且提出具體運作模式、人員可由內地部門來訂立及管理,而對方亦正考慮有關方案。

相比往返大陸,對海外「通關」近日取得的進展明顯更多。政府在上星期一(8月8日)宣佈海外或台灣由機場抵港者從七天酒店隔離改為「3+4」,即三天酒店隔離和四天家居監察,措施本身在上星期五(8月12日)正式生效,在那之前有部分酒店亦先行容許已檢疫三天者離開,由此起算十日間總計入境旅客合計有78,281人次,比前十日高出兩成以上。

立法會前廳交流會舉行前,議員、官員合照。(張浩維攝)

需要考慮隔離措施安排

政府今年5月停運青衣、新田、港珠澳人工島、洪水橋、粉嶺馬適路及元朗潭尾六間方艙醫院,不少聲音認為可將這些方艙醫院轉作本地「健康驛站」,讓打算赴內地的港人先在該處完成指定隔離期,然後再循「閉環」途徑返回內地。但在疫情回升之下,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的入住人數已約七成,啟德方艙醫院亦正待命隨時啟用應付疫情。

將方艙醫院變為「健康驛站」的做法,固然有助善用年初疫情後趨於閒置的防疫資源,並且可以便利港人返回內地。然而當局切忌將過多的房間撥給「逆向隔離」,影響到未來可能需要的醫療用途;尤其若由內地部門負責管理的話,雙方更要加強溝通避免出現此種問題。

除了容量分配之外,將原先屬於公共資源的方艙醫院轉為本地「健康驛站」,又得考慮相關成本如何「用者自付」。前年疫情初發之際,隔離中心免費食宿便曾吸引立心不良之人濫用,使得政府很快要將設施改為收費入住。惟隔離檢疫起碼還是以政府強制遵守色彩較重,前赴內地卻明顯以個人意願作為主導,沒理由要求其他市民接受用公帑替這一部分人承擔開支。

李家超宣布,8.12起縮短酒店檢疫期,改為「3+4」,即酒店檢疫3天、家居醫學監察4天。(李澤彤攝)

放寬對外通關釋出酒店

另一方面。過去十日新增輸入個案與旅客比例由3.44%減至2.82%,但本地個案卻上升到接近每日6,000宗。現時「3+4」措施執行時間不算太長,當局至今也沒有交代新增個案多少是完成了酒店隔離的「黃碼」人士,有關資訊應該更加公開透明,好讓大眾客觀判斷應否繼續放寬入境措施。

如果輸入個案持續未見增加,縮短檢疫亦無擴大市民染疫風險,外來人士「3+4」變為「0+7」自非不可。屆時所釋出的檢疫酒店位置,正好能夠供打算前往內地人士「逆向隔離」的用途,一來毋須浪費本地方艙醫院空間,二來也更方便他們「用者自付」,相信會一個比較合理的安排。

抑止本地疫情仍為首務

不過,「逆向隔離」終究只是能增加一小部分港人前往內地的便利,而大陸當局對跟香港恢復免檢疫「通關」最大疑慮,無疑仍是出於香港本地疫情未見平穩。去年年底對內地「通關」討論之所以中斷,就是因為第五波疫情在香港肆虐,然後即使來到今天,香港本地個案一直高於整個中國大陸總數,試問這樣又如何叫內地部門能放心讓港人自由入境?

儘管特區政府高官們口口聲聲說防疫抗疫不會「躺平」,但本地確診數字始終都沒能夠壓下來甚至反過來在慢慢攀升,這恐怕才是妨礙我們跟內地免檢疫「通關」的最大障礙。澳門早前進行多輪全民檢測以後,成功令得當地社區個案清零,近日更可放寬旅客入境出示疫苗接種證明限制,或許正好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