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要看懂這場經濟哲學的較量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環球經濟面臨困境。不同經濟體的情況雖有不同,但各國政府面對一個共同問題——如何在控制通脹不會過高的同時避免經濟放緩或下行。中美兩大國的方法小同大異,各有特色。到底何者最終能處理好經濟問題並盡快走出困境,是兩種經濟模式之間的較量。

美國通脹高企,決策部門將精力主要放在處理此問題。聯儲局在過去幾個月急劇加息,創下幾十年來的紀錄,希望能收緊銀根、改變貨幣供應,從而減少需求,平伏物價。然而美國的物價上漲不只是因為貨幣供應過多,更主要是由於供應鏈受到戰爭、疫情及大國對抗而引起。收緊銀根的最大不足是沒有改變供應端的問題,減少需求即要求美國人消費更少,既打擊經濟發展的動力,也令美國人的生活質素變相減低。

本月13日,洛杉磯港口堆滿集裝箱。供應鏈的混亂造成美國物價增長。(AP)

加息無法解決供應端問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近日指出,聯儲局激進加息反而有可能加劇通脹的風險。他指出貨幣政策不能解決供應端的問題,加息收緊貨幣供應反而令企業難以投資於供應端提供生產力。假如企業可以在不失去業務的情況下提高價格,物價反而上漲。簡而言之,市面貨物供應不足,即使錢少了,但假如消費者仍然會付貴一點購買,那通脹將會繼續升高。

中國面對的經濟困境與美國不同,但實際問題卻有點相似。中國現時通脹水平比較低,但經濟放緩明顯,因此政策當局的首要任務放在刺激經濟之上。假如單純依靠大量放水刺激經濟,操作簡單但可能會跟美國相似的通脹問題,因此中央也在小心平衡刺激政策與通脹水平。

Stiglitz的評論不單點出了美國處理通脹的不足,也抑射出中國這方面的優勢。國務院今年以來推出的各種經濟刺激政策並不只是放水。寬信貸的目標是借錢給中小企業以繼續營運甚至擴大業務,這便會產生更大的需求。政策貸款用於再投資改善生產力,又同時加大了供應端的能力。供應與需求同時擴大,互相抵銷了對物價的影響。而市面上的貨物供應和需求都有所增加,即意味着人的生活質素有所改善。

由於外部環境影響,今年中國經濟發展有下行壓力,市場預期中央將出台比較寬鬆的政策。

刺激經濟要同時擴大供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三(24日)再推出新一輪的經濟刺激措施,當中增加3,000億元以上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強調要用好5,000億元的專項債,以及支持發電企業發行2,000億元債券。開發性金融工具和地方的專項債都主要用於投資基建,而為發電企業注資則對應現時經常缺電的問題。這些錢不單純是刺激,也會改善供應端,有助於延緩通脹問題。

用馬克思的講法,這是一種「C—M—C」(貨物—金錢—貨物)的邏輯,目的是改善生產和人的生活質素,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可能是受到中國成功經驗的影響,美國近年也積極地推行產業政策。拜登政府上台後推出《基建法案》、《晶片法案》、《控制通脹法案》等,以政府提供資金方式試圖改善供應端的問題,顯示美國政府也知道貨幣政策的不足之處,同時顯得中國產業政策的可取之處。

但另一方面,這些法案難以扭轉美國的經濟問題。美國在基建方面投資已落後幾十年,很多人也質疑萬億美元的規模不足以改善問題。而且這些投資主要放在晶片、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對能源、糧食、日常消費品等主要引起通脹走高的商品影響有限,對整體物價的影響可能亦不明顯。香港過去多年缺乏產業轉型,依賴金融活動和樓價投資,現在也應藉此機會認清問題,改革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