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回收廠遭迫遷 政府為何幫不上忙?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在元朗工業邨設廠的回收機構「喵坊Mil Mill」,廠房租約將於今年年底屆滿,但在本月初被通知不獲續約,負責人認為無足夠時間覓地搬遷而需考慮結業。由於該公司是全港現時唯一紙包盒回收處理及紙漿生產廠商,若其結業將代表着本地回收廢物能力及種類進一步收窄,惟負責相關政策的環境保護署日前回應傳媒查詢時,卻稱對於事件並不知情。

管理元朗工業邨的香港科技園公司,於去年底將其名稱及定位改為「創新園」,並且表示此舉是為支持當局「再工業化」政策。園方於2019年與營運「喵坊」的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簽訂短期租約,讓其租用一幅佔地約2萬平方呎的土地設廠,有關租約去年已經特別安排續約一年。隨着租約即將終結,園方亦指會繼續跟對方協商遷出時間和按需要再給予寬限期。

目前「Mil Mill 喵坊」的濕漿出口至內地及越南。(梁鵬威攝)

當局政策支援有欠全面

園方依照租約辦事本來無可厚非,但今次事件無疑反映了當局支持減廢回收政策,未必能對本地行業的持份者提供真正協助。「喵坊」在2018年獲得環保署的回收基金撥款資助350萬元,可是這筆資助已於去年5月到期,此後隨即被科技園公司提出終止租約,在無額外撥款的情況下相信難以應付換地搬廠開支。

況且早於今次事件之前,「喵坊」亦在其他方面遇到過當局協助不力引致的困難,譬如是身為政府資助對象卻不能在政府場地放置回收箱、環保署「咪嘥嘢」應用程式起初沒有提供紙包飲品盒回收點資料等。就連屯門環保園早前招標興建紙漿廠也只是令「喵坊」感到增添競爭壓力,擔憂巨企進場扼殺自己這種小公司的生存空間。

如同任何其他行業一樣,當局切莫以為單靠個別幾次撥款資助,便可以提拔環境保護與廢物回收再造產業,反而得在別的層面同樣提供各種支援配套才能成事。尤其它們對於本地社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具備重要作用,政府或任何方面絕不能過份看重短期經濟效益,就犧牲了正在落地生根的環保及回收產業長遠發展。

位於元朗工業村的齊合環保――香港單一最大型太陽能發電系統(1兆瓦MW)
科技園公司於去年11月宣布正式將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的工業邨重新定位成「創新園」(INNOPARK),帶領香港實現「再工業化」願景。

環保需要土地規劃配合

而在各種政策支援當中,最重要的自然要數土地規劃。香港工業總會去年完成了《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研究項目,期間曾經深入訪談包括「喵坊」在內的持份者,最後報告明確指出「環保工業一般需要較大的廠房空間,政府必須編配更多大型工業用地,鼓勵業界投資高增值回收工業及引入新技術,成為香港再工業化的其中一個支柱」。

諷刺的是,「喵坊」現在卻可能因為科技園支持「再工業化」的行為而失去廠房租地,甚至隨時被迫結業。儘管環保署聲稱會跟其他政府部門合作尋找合適短期租約用地供回收業界競投使用,又指屯門環保園有未出租土地即將展開招標程序,但這類土地的供應畢竟十分有限,「喵坊」或其他相似處境的回收商能否順利中標完全是未知之數。

港府過去說要支持「六大優勢產業」發展,當中正好包括創科、環保產業,而近年的「再工業化」倡議,按理其實亦應同時涵蓋以上兩項。正如前引工總報告所言,「循環經濟並非只是回收行業的閉環式合作,而是需要與其他產業互利共生」,不同產業之間本來就是環環相扣,我們沒有理由顧此失彼,只求創科捨棄環保,而想要有效地做到此點的話,就必須有更全面的政策支援,宏觀照顧不同行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