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買賣之外 巴塞爾藝術展對香港有什麼意義?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走在灣仔會展中,周遭圍繞高舉手機拍畫自拍的人,突然眼前一輛香檳車使過,往前看見一對外藉男女手持酒杯喝香檳看畫,右方的風景卻是大眾席地而坐的景像。如斯情境,不少人都對其產生一種錯置感。自2013年舉辦第一屆起,一般大眾對於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各有批判,當中尤以場內的高檔買賣,以及觀眾入場不斷自拍與拍下藝術品的行徑最受批評。第五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於上週六(2017年3月25日)正式落幕。我們可如何思考這個一年一度的香港藝術盛事?現時各界對於巴塞爾藝術展的批評又是否完整反映它的意義?

單就藝術品的形式去判斷巴塞爾藝術展的好壞,實是過於偏頗。(黃寶瑩攝)

展品反映大眾心理與時代面貌

巴塞爾藝術展作為一個藝術展會(Fair),最大的作用在於構成藝術品買賣。一幅畫或一件藝術品,可以帶上巴塞爾展會,意味着它有一定的市場價值,若最後被收藏家收藏,對畫家而言是一種肯定,因為不是每個藝術家的作品都有機會被帶到巴塞爾展會展出。就如本地藝評人陳世樂(阿三)所言:「雖然這是一項商業活動,但有五湖四海的畫廊、藝術空間來港,我們有機會看看世界級畫廊、藝術家做什麼。同時,大眾要明白,某一些藝術品的美學合乎畫廊的需求,某一類的藝術形式符合賣買要求,一件一件的適合賣買,鬆散的裝置作品很難賣。」

【Art Basel 01導賞團】帶團藝評人阿三:香港藝術家不輸外國

一買一賣似是平常,卻為巴塞爾藝術展帶來「過多平面藝術品」、「作品用以襯傢俱、放office」的惡評。當然藝術品不止於平面,但不夠多元包容,與展覽質素以至展品的質素,卻非直線的因果關係。我們隨手畫的火柴人是平面畫作,梵谷的畫也是平面畫作,但當中的藝術意義,卻是完全不同。由此,單就藝術品的形式去判斷巴塞爾藝術展的好壞,實是過於偏頗。衡量一件藝術品,以至藝術展的價值,有眾多因素互為影響。

今年許多畫作,都是色彩斑爛圖案絢麗。(黃寶瑩攝)

藝術品的價值,既有實在的交易價作衡量單位,也有無形的意義價值在內,而後者往往比前者更難以衡量,不但需要被時間考驗,也需被放回藝術史脈絡中顯示其獨特之處。而巴塞爾藝術展作為一個商業活動,它是最能直接反映市場供求需要的平台。每間藝廊選擇為藝術家進行代理前,都會有藝術與市場價值兩方面的考慮。哪怕許多藝術作品是給買家拿回家或辦公室來裝飾的,未必真的有「藝術價值」,但也不一定就是庸俗的存在。藝術品市場的需求往往亦反映出當下的時代面貌,以及大眾的心理需要。根據艾倫‧狄波頓與約翰‧阿姆斯壯的《藝術的慰藉》中指出,藝術品可為人類帶來心靈與精神的慰藉。今年許多出現於巴塞爾藝術展的畫作,都是色彩斑爛圖案絢麗,被人認為是「sweet and pleasurable」。或者正正反映出在當今嚴峻的世界政經環境下,人們心中所渴求的慰藉。

雅「俗」共賞 超越高檔買賣的意義

向來藝術買賣市場只屬「小圈子」玩意。參照巴塞爾藝術展於2016年的研究數據,2016年平均銷售額的69%來自私人收藏家,而藝術成交量因環球經濟而逐年下降。當中全球藝術市場於2016年的成交金額比2015年下跌11%,只有566億。雖成交量不一定反映收藏者數目,但無疑收藏者只佔大眾的少數。而巴塞爾藝術展作為國際知名的藝術活動,一方面以進行高檔藝術品買賣的終極目標,但在香港地區舉行時,也成為雅俗共賞的藝術盛事。今年的入場參觀人次高達七、八萬人,星期六的門票更是一早售罄。雖場內有強烈的錯置感:一邊是高價買賣,一邊是手持手機拍畫自拍的大眾,但巴塞爾藝術展的出現,既照顧到收藏者的需要,更成功吸引大眾買票進場,一次過觀賞到242間,來自34個國家及地區的藝廊所選取的藝術品,無疑是為本地的觀眾帶來一個新的藝術欣賞物理空間,讓藝術品可被共同欣賞。

當然,作為一個商業場所,走在灣仔會展的感受,與走在博物館時不盡相同;當中策展、構思、藝術品的選取不一定完善,也不一定能夠借此宣揚藝術文化,而大眾拍畫自拍更不代表對藝術品有深入認識,進場也可能基於一種虛榮心理。但香港向來被稱為「文化沙漠」,即使傳統的文化藝術盛事已有一定受眾,一直以來都難以將受眾推向更大的規模。若然觀眾在觀時能找到數件,甚至只是一件藝術品,能觸動自己的心,感受到藝術之美,再而產生興趣,亦可以是一次打破高檔藝術與大眾之間的隔閡的契機。觀乎近年不少年輕人甚至家長都熱衷觀展,正正說明了大眾對藝術的排斥心態正在轉變,這些大型藝術展會,更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大眾親近一下平日難得一見的藝術品真迹,不也是好事一樁?

現代藝術家的藝術品能被看見

除此以外,巴塞爾藝術展雖是一個商業活動,作用卻不止於買賣,更促進了交易者、策展人,收藏家和媒體等文化交流與對話,讓眾多持份者共同參與。以現代藝術作為主打的巴塞爾藝術展,因其地位及專業性,因此獲得收藏者信任,也吸引大量收藏家與大眾到訪,讓藝術家的作品能被看見,從而產生交流與對話。

向來當代藝術家(尤以新進藝術家)的作品要被大眾看見殊不容易。(黃寶瑩攝)

向來當代藝術家(尤以新進藝術家)的作品要被大眾看見殊不容易。紐約藝術顧問希瑟·弗洛(Heather Flow)曾說:「我認為,收藏家們會把更多的金融注意力放在較老的藝術家身上,而非新興的當代藝術家身上。我覺得,大部分收藏家對年輕藝術家作品價格的波動感到迷惑——這也可以理解。」如本文開始所言,能被選取放到巴塞爾藝術展的作品,往往是因為作品的高質量:作品經過許多有專業知識的人鑑賞、評估,才可被放到一個具有聲譽的藝術展中。而巴塞爾藝術展提供了一個平台,令作品可於媒體及讓大眾共同欣賞的空間中展出,不單讓作品及當代藝術家為大眾認識,也促進藝術品買賣。根據Dr.Clare McAndrew的研究報告〈Art Market〉,有41%的藝術品成交來自藝術展會(fair)。對於許多藝術展會來說,展會是銷售和培育未來交易的關鍵渠道,展會可以作為未來可能在其他畫廊進行銷售的開發平台,而藝術品的買賣與作品價格,則是藝術家建立聲譽與地位的其中一項要素。由此,藝術展會與藝術家、藝廊、收藏家、行業專家、市場緊密相連,共同成長,最後構成新的藝術生態世界。

不少人認為藝術買賣會令藝術家的創作自由被剝削。當然不可否認有藝術家會因市場需求而單一作業。然而這不代表可籠統地批判所有藝術家都會因藝術買賣而改變創作方向,也不應籠統地概括,放到買賣市場的藝術品就是庸俗,例如被高價收購的梵谷畫作也有崇高的藝術價值一樣。而且,藝術提供快樂,激情,乃至新視角的刺激,這些意義最後都會讓藝術超越金錢,成為人的精神財產。這些意義,都並全然因買賣交易而被抹非殺。

認清獨特的香港位置與特色再而尋求發展空間

巴塞爾藝術展作為一個世界馳名的藝術展會,指定香港作為巴塞爾與邁阿密沙灘以外唯一一個亞洲區域。國際性展覽的進駐,不單為本地藝術家、收藏家和策展人提供了絕佳的交流平台,同時也肯定了香港的優秀之處,重申香港的獨特地位。

不可否認,背靠祖國,使得香港於位置上變得不平凡。根據法國藝術品行情公司Artprice〈2016全球藝術市場年度報告〉,指出三大藝術品交易大國中,中國排行第一,交易額為48億美元,售出91,400件拍賣品,佔全球拍賣交易額38%。龐大的市場吸引國際級藝術展會選擇香港,不單因香港有獨特的地緣經濟,同時因自身的歷史背景,使得香港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獨特存在。

國際性展覽的進駐肯定了香港的優秀之處,重申香港的獨特地位。(黃寶瑩攝)

因過往曾被英國統治,本地教育側重於英語訓練,令大部份香港人仍然習慣以英語溝通來往,無疑更適合舉行國際盛事。而且,香港稅率低、有好的法治、加上效率高、資訊流通,這四大要素都使得香港比上海、北京、新加坡都更有優勢,足夠構成香港強大的軟實力,也是吸引國際級盛典巴塞爾藝術展來港舉辦的原因之一。而這些優勢更應該加以善用,因為在回歸之後的香港經歷多次經濟轉型,金融服務與地產愈來愈主導,使得社會結構傾斜,也無充分發揮香港的軟勢力優勢。巴塞爾藝術展在五年前選址香港,難道不正是一個好的切入點,讓政府及市民大眾重新思考為何這些國際盛事要選擇香港?香港的優勢是什麼?我們又可以如何運用自身的優勢?這些都是政府及市民大眾需要認清以及思考的問題。這些國際盛事實可有助我們思考香港的國際定位,再而思考自身的身份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