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面對復員困難 疫後勞動結構待重組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日本周二(11日)起對外開放免簽證自由行,加上香港已實施「0+3」的免檢疫安排,不少香港人到日本盡興。有航空公司表示,即日飛往福岡、大阪、東京等日本熱門地方的航班有九成額滿,並準備增加航班應付需求。

航空業有望復甦,但仍面臨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顯然是運力尚未恢復。以日本重開自由行為例,很多香港人蓄勢待發,不過航班卻未能及時應市。以香港居民經機場出境人次為例,周二至周三(10月11至12日)雖然較一周前升了29%,但仍然只是6649人次,距離復常仍有很大段路。

▼10月11日 日本自由行重開首日 香港機場氣氛熱鬧▼

+4

航班不足、人手待補

市民安排行程需時固然是一個因素,但航班不足也是事實。雖然航空公司籌劃新航班,然而增加航班面對人手不足的困難。近三年來受疫情困擾,航行業幾乎處於靜默狀態,技術較專門的機師及工程人員等轉行的機會成本高,比較可能會留在業界,然而機艙服務員等不少已在疫情期間轉行,令航行業流失了人才。

兩年前大幅裁員近四份之一、即8,500人的國泰航空上周舉辦招聘日,計劃為未來18至24個月的營運增聘4,000名前線員工,但當日應徵者只有約千人,比起疫情前的招聘會有很大落差。不少曾被裁員的資深員工向媒體表示,先前被裁的不快經歷以及國泰只願以新人價重聘老員工,打擊了「回巢」的意欲。國泰新人價底薪每月9,000元,每月飛90小時月入18,000元,對比今年第二季的收入中位數20,000元,條件吸引力或有限。國泰作為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如果招聘人手也有困難的話,那可以想像整個航空業都存在復員困難。

+10

人才不足阻經濟復甦

航空業經歷多年困苦,能開出的待遇和條件難免有限,但愈難招聘人手卻又令航空業更難快速復甦,因而又難以提高待遇和條件,形成惡性循環。機艙服務員流失後補充困難反映了社會可能存在勞動力錯配或不足的問題,而香港沒有本土培訓機師的能力,令機師等專門人員易於流失,這些都說明了香港在疫情後需要重組勞動結構。

從航空業的例子我們也可以想像,其他經歷疫情打擊的行業如旅遊業也會面對從業員未能歸位的問題。香港要復常,尤其是經濟復常,產業政策和勞動就業對策必須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