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高治理水平 李家超還缺少一樣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繼成立四個工作組以應對跨代貧窮、地區環境衞生、公營房屋供應和土地房屋統籌之後,在《施政報告》中再宣布成立超過二十個組織架構以完善治理體系,以及優化公務員管理制度,有望提升治理能力。但要做到國家主席習近平所希望的提升治理水平,特首還缺少一樣——治理觀念。

粗略點算,《施政報告》提及將成立的組織架構超過二十個,包括特首領導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和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用於搶企業、搶人才的人才服務窗口、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內地和海外經貿辦的招商引才專組,還有特首政策組、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多個委員會等。這還未算上工業和中醫藥發展兩個新設專員,以及發展局、房屋局等政府部門內的新單位。

完善決策機制 有效監督問責

解決問題的確需要有效的架構組織。例如衛生黑點便涉及多個政府部門,需要跨部門指揮和行動。發展北部都會區涉及的,更可能是全部、共十五個政策局,不可能不從特首、司長的頂層策劃。而有了專責的組織平台或官員,權職亦因而更加清晰,特首自然可以續效指標(KPI)等工具監督進度和成效。有督促,有問責,治理能力得到發揮,治理效能自然增強。

然而,有了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特首可以任用有能力的官員承擔工作,又能夠監督問責,這是否代表北部都會區便能順利發展,讓市民安居樂業?我們如何能令北部都會區有可負擔的房屋,有優質的就業機會,不會淪為比不上九龍、港島的二等地區,又不會被炒貴地價樓價?關鍵在於習近平七一講話中提及的治理觀念。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指出,「要轉變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聯合採訪/美聯社)

香港失治源於政府市場失調

「要轉變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大體而言,香港的治理問題都是源於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失調。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在形容香港為「失治之城」的時候,羅列的土地房屋供應斷層、公營醫療系統瀕臨「爆煲」、專上教育苦陷資源缺失等問題,成因其實都離不開政府錯誤放任市場。近一點說,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保就業計劃,卻保了企業而未能保障所有勞工,以及今年二、三月公立醫院崩潰,私家醫院卻未盡全力收治病人,莫不是政府未能把握好和市場的關係。

李家超政府要提高治理水平,不能不檢視和市場的關係。在房屋供應方面,幾大地產商手持的農地面積達一千公頃,而李家超未來五年卻只打算收回五百公頃私人土地,還要打綠化地帶用地的主意。政府要有足夠土地,才能規劃、主導發展,再按需要、按性質決定哪些由政府負責,哪些讓市場參與。上屆政府推出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便是犯了這個毛病,令政府陷於被動。現屆政府重啟私人參建居屋計劃,但同時鼓勵發展商申請改劃私人土地興建居屋,能否真正善用市場力量,「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將會是重大考驗。

治理體系、能力、理念「鐵三角」

又例如在經濟發展方面,《施政報告》提出要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並撥出300億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可以說是結合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的一次嘗試。由於香港創科產業未成氣氛,單靠市場,必然難以與內地深圳、美國矽谷等競爭,因此需要政府的積極有為。而另一方面,要為習慣了旅遊零售、金融服務業的香港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創業機遇,政府即使大手投資也難以持續,市場力量便得加以利用。

其他還包括交通、勞工、安老等方面,或者李家超政府將公布的文藝創意產業、基層醫療健康、青年發展藍圖等,政府既不可能統攬所有工作,但亦不可能過度依賴市場,因而必須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積極、有效地利用市場力量,以達到「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香港人「生活變得更好」的施政目標。李家超政府要提高治理水平,「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治理能力、治理理念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