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奪回主導權需要龐大土地儲備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加速造地,長遠建立土地儲備,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讓政府走在問題前面,不再追落後」,具體途徑包括研究釋放「綠化地帶」土地與着力發展「棕地」等。在後來的記者會上,李家超強調建立土地儲備是他的「長遠策略」,可讓政府「主導土地房屋的供應和發展政策」。

不過,同樣是在《施政報告》,董建華1998年已說過「會致力開發足夠的土地以應付需求,並藉此建立土地儲備」,曾蔭權2010年再稱「要透過建立土地儲備……以確保住宅土地不會短缺」,而梁振英及林鄭月娥也分別在2016年及2018年表示要「為下一代建立土地儲備」和堅持「覓地造地、建立土地儲備的決心」。無奈歷屆特首說了多年,實績似乎依然至今欠奉。

長年只說不做難見實績

歷屆政府明明不只一次提出過「土地儲備」概念,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前年發表《財政預算案》演辭,又再提出「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協調各政策局,重新評估香港未來的土地需求,並引入土地儲備的概念」。為什麼當時評估未來用地需求,還未有「引入」相關考慮?過去廿年提出建立儲備的口號,到底帶來了什麼成果?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余俊亮攝)

特區政府唯一一次詳細公開它的土地儲備情況,是發展局在十年前公布,當時未經批租或撥用的政府土地面積數字為3996.7公頃,其中住宅用地約佔一半即2153.7公頃,但有大部分屬於留給原居民「丁屋」的「鄉村式發展」用地。假若減去道路、通道、人造斜坡、臨時工地、極小型地塊等實際無法發展地段,七除八扣之下可用發展住宅土地僅餘391.5公頃,不足其時全部儲備一成。當局後來多番表示對相關統計資料已無作出更新。

收地推進土儲有其必要

香港政府歷來財政紀律嚴格,留着等同超過一年開支數額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並且樂於定期向外公開財政儲備累積到何其龐大的規模。然而,究竟政府全年沒有任何收入的可能性較大,抑或同期香港沒有任何新增土地機會較大?土地儲備幾乎篤定要建屋發展從而為民所用,重要性絕不下於財政儲備,政府其實更應該用同樣的態度積極累積。

眾所周知,香港尺土寸金。各大地產發展商的年報,多會統計自家於香港及內地的土地儲備概況,甚至圖文明茂說明其土地、農地儲備應佔土地總面積。私人發展商之所以重視土地儲備,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日後發展的基石。政府作為香港發展的主導人、最大責任人,又焉能落後形勢?

建立土儲經年成績未明,不論原因為何,都代表着藉建立土儲來主導房地供應、發展的失敗。如果今屆特區政府既要推進此項任務,那就應該盡用包括收地、改劃、填海在內等各種的選項,謀求全面掌握香港土地,尤其是遍佈北部都會區的農地。政府也不應該自我設限於上屆訂好的500公頃五年目標,具體選項亦不一僵化劃定非在新發展區範圍不可,而是能夠考慮遍及毗鄰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