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倡議|不只做港版淡馬錫 善用儲備普惠發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新設「共同投資基金」與「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前者是在今年內從現存「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旨在引進和投資落戶香港的企業;後者由財政司司長牽頭成立,歸一收納「共同投資基金」等投資,「進一步用好財政儲備以促進產業和經濟發展……由政府主導投資策略產業,吸引和助力更多企業在港發展」。兩項措施宣布以後,社會不少人形容為「港版淡馬錫」。

儘管淡馬錫近年走向全球投資,跟早前定位已經不同,但它在1974年成立的背景乃配合新加坡政府的工業化發展,因此「港版淡馬錫」可以說是有政府投資主導產業發展的意思。

而事實上,2012年梁振英競選政綱已曾提出「考慮建立策略性投資機構,對有利於香港長遠發展的新興產業作出前期投資,並引導民間資本參與」。2020年特區政府亦從「未來基金」撥出一成作「香港增長組合」,即投資約220億元在與香港有關連的項目。今年又將「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份額擴充100億元,一半用來成立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機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一半是投資具備戰略價值科技企業的「策略性創科基金」。

因此當李家超把包括兩個新基金在內、總值320億元的「香港增長組合」,以及「共同投資基金」一併歸入「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時候,這個由財政司司長領導的新公司資金規模就是620億元。

未來基金是曾俊華任財爺期間宣布成立。(資料圖片)

投資份額與範圍擴大

不過,李家超政府若要以投資主導產業發展,目前的規模只怕杯水車薪。淡馬錫公司成立的時候,新加坡政府已經主導工業化發展達十年,雖然與香港目前情況難以類比,但其啟動資產約為3.54億坡元,佔當年新加坡外匯儲備、生產總值5%以上,而香港的620億元投資數額頂多佔外匯儲備、生產總值大約2%。

而截止去年底外匯基金4.5萬億資產之中,大約一半用於支持港元穩定,一半用於投資保本,後者規模超過2萬億元。即使只看港府財政儲備存款、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存款兩者,截止今年8月底亦達1.1萬億。比較可見,用於產業投資的620億元絕不算多。

既然李家超政府矢志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推進創新科技和文化藝術兩個新興產業發展,「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規模不妨逐步增加,甚至擴大至一倍至1,200億以上。日後因應需要,投資對象亦可擴大,以投放一定份額於本港重點發展的產業。例如原先針對與香港有關連項目的「香港增長組合」金額大概佔去「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啟動資金約三分一,那麼日後可以明文保留此比例為下限。

香港增長組合旨在長遠提升香港的生產力和競爭力。﹙資料圖片﹚

推動發展轉守為攻

毫無疑問,香港政府早已認同資產儲備的可利用性,包括1998年起改以積極方式管理財政儲備,爭取較高的長期實質回報,2016年又成立2200億元的未來基金,一部份放在投資組合,另一部份放在長期增長組合,以爭取高回報的長線投資為政府在十年後提供財政支持。

然而不論是財政儲備、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存款、未來基金,三者的投資利潤主要都只是以利息回撥的方式貢獻庫房,嚴格來說都只是防守性質,為政府公共開支提供額外保障。但龐大的資金儲備也可以用來推動經濟發展,令香港社會有更大的能力製造財富,繼而支撐人口老化的開支、公共政策的需要,這正是政府應該轉守為攻的做法。

外匯基金的每年投資回報率超過4厘,長期增長組合更超過15%,而資產總值在十年前間差不多多了一倍,累計盈餘亦由5700億升至去年底的8000億。顯而易見,外匯儲備除了滾存回報之外,更應該用來加大投資,推動策略產業,甚至可以與公共政策掛鉤,將其回撥政府帳目之中作指定用途,像是加快北部都會區的收地和建設工程。

「港版淡馬錫」、620億元投資應該只是一個起點。陳茂波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演辭曾言「經濟發展是為了提升所有市民的生活水平,讓大家都可以分享到發展的成果」,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亦謂要「為香港謀發展,讓大家可分享成果」,那麼他們便必須善用香港的財政和金融優勢,促進本地社會經濟發展,設法讓人民得到更高質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