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需要更多顧嘉煇和劉紹銘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顧嘉煇的音樂,誠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的聲明所指,不只「多年來陪伴香港人成長」,更是「豐富了全球華人的生活」。顧嘉煇以及填詞人黃霑所代表的1980年代是香港電影、電視劇及其主題曲的輝煌時代,影響力遍及兩岸三地,把香港的軟實力行銷到廣泛的華人世界。

相隔一天,文學家和翻譯家劉紹銘離世,楊潤雄同表惋惜,形容對方「對文壇貢獻良多」,以及「孜孜不倦作育英才」。劉紹銘作為台灣《現代文學》的共同發起人,《一九八四》的譯者,張愛玲文學的重要研究者,是當代華文文學難以繞過的人物。作家董橋曾經形容,劉紹銘的文章滲透着「帶點溫情的憤世和帶點孤僻的學養」。

清貧埋沒多少音樂家、文學家?

顧嘉煇和劉紹銘,除了一個在流行音樂界而另一個在文學翻譯界之外,還有前者是在戰後才到香港,而後者則是生於斯長於斯。但相同的是,兩個都是在相對清貧的環境長大。顧嘉煇住在九龍的木屋區,靠胞姊、家中長女顧媚出外唱歌以維持生計,他能夠美國波士頓入讀音樂學院,全仗邵逸夫以及方逸華資助才得以成事。劉紹銘童年的學費經常沒有着落,心中「自卑得不敢抬頭看人」,後來還以「吃馬鈴薯的日子」自比兩手空空到美國讀書,一天三頓都在飯堂的勤工儉學歲月。

劉紹銘作為大學教授,非常重視年輕一代的教育機會。他在九一年曾說,香港青年在求學、就業和生活方面雖有改善,但有一些人仍然因為家境特別貧困,不得不犧牲學業出來打工補助家計。如今又過了三十年有二,香港仍然有大量清貧學生,尤其居於劏房之中,難以支付學樂器、上補習班、電子學習的成本,遑論遊學擴闊眼界。

除了音樂家顧嘉煇和文學家劉紹銘,我們過去半年還告別了小說家倪匡以及西西。他們各自獨當一面,對於香港文化作出重要貢獻。眼下的青少年之中,相信亦不乏音樂才華的天份,不缺文學創作的熱誠,但卻面對着現實條件的絆腳石。當連居住都成問題,平常回家只能瑟縮斗室之時,年輕一代能否再出新的倪匡、西西、顧嘉煇和劉紹銘,也實在不好說。

楊潤雄和麥美娟皆有責任

香港需要更多音樂家和文學家,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的事,也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的事。在上個月,教育局公布了新一期的課程資助計劃,「為青年人提供多元學習和就業機會」,資助包括翻譯、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在內的多個課程;民青局亦公布了《青年發展藍圖》,表示會優化並擴大針對自資專上課程的資助計劃,資助大學生在本地藝團和西九文化區實習,而且會覓地建屋及推動青年宿舍計劃。

但嚴格而言,大多數政策只是蕭規曹隨。既然過往青年未能在香港一展所在,現屆政府的施政之下是否得以綻放光芒,社會難言樂觀。要讓香港的新一代「理想一起去追」,「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特區政府還要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