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投機心態害慘國泰 也害慘了香港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去年虧損近6億元的國泰航空於本周一(5月22日)公布裁減600名員工。國泰高層解釋,是次裁員是為了應付旅遊模式轉變、市場競爭所帶來的衝擊。然而,究問題根本,實不過是高層在燃油對沖投機失利,令公司陷入困境。這種貪圖「錢滾錢」、輕視本業的經營態度,害苦了國泰、也害苦了香港。
國泰管理層對裁員一事的解釋之所以顯得蒼白無力,皆因本港航空業的整體情況其實不太差,作為香港最大航空公司的國泰,不應淪落至此。觀乎機管局公布近十年的旅客人次,一直錄得上升,單是2015/16年,機管局錄得的旅客人次便已達6970萬,比2014/15年度的6470萬增長近500萬人次。旅客上升,理應利好航空業,故近年一些新的航空公司加入競爭,仍做得有聲有色,市場競爭亦更激烈,如果國泰不是沉迷航空燃油對沖投機,不應落得要裁員的下場。

國泰去年錄得近6億元之虧損,終宣布裁員約600人。﹙資料圖片﹚

國泰沉迷對沖 迷途不知返

平情而論,燃油對沖乃航空公司的避險措施,甚為常見。由於燃油是航空公司的最大營運開資(佔國泰開資約三成),而國際油價波動,為控制成本,航空公司一般會預測油價走勢,簽署對沖合約。由於有機會錯估油價,故不少航空公司的對沖比例,一般為燃油開支的兩成,確保萬一「睇錯市」時,損失在可控範圍之內。

但是,國泰的燃油對沖操作,顯然已偏離避險的原意,於2016至2019年間,國泰分別以對沖價格85美元、89美元、81美元及75美元購買燃油,頭三年的對沖比例竟分別高達62%、52%、44%,比起一般公司高出逾倍。結果,去年國際原油價格一直維持在35美元水平,最低見26美元,遠低於估價逾倍,最高亦僅見「5字頭」。國泰錯判形勢,在航油對沖業務上虧損84.56億元,將數十億元的經營利潤全數吃掉甚至「輸凸」。

須知,國泰已不是第一次在對沖吃苦頭。過去國泰曾因燃油對沖賺到一些甜頭,但是在2008年、2015年,其因對沖失利分別虧損76億、84.7億,總結近年的成績,國泰在對沖只獲利70億元,但是累計虧損卻達258億元。國泰堅持高比例對沖,也許就是出於賭博心態,在得利後食髓知味;在失利後,希望收回失地,結果卻泥足深陷,難以自拔。

員工開支佔國泰去年營業開支的21%。﹙視覺中國﹚

【國泰炒人】裁員600人 料一年慳不足4億 如何助國泰重新起飛?

降低對沖比例 回歸航空本業

可以說,從國泰多年對沖的經驗看來,已證此舉風險甚高,與其沉迷其中,倒不如回歸本業,做好航空服務,吸引更多乘客。

現時,國泰裁減600名總部員工,有估計指,一年可節省3.49億元,惟這金額僅佔營業開支的0.37%,也遠低於對沖的虧損,故根治之道,還在減低對沖比例。可參考的例子是國內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其吸取了2008年投資期油失利的教訓,終止對沖,重整有關的操作,減少了「賭航油」的因素後,近年國內航空公司的營運也日趨穩定。

最近,國泰主席史樂山指出,集團的對沖比例將會下降,並謂「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但是股東、員工最關心的是,集團高層會否承諾回歸本業,停止投機。固然,進行燃油對沖並非原罪,但是國泰若要收支平衡,至少也要將對沖比例調低至合理水平,不然,公司亦只會繼續於油價漲跌中浮沉。

國泰宣佈裁員600人,其中410人為基層員工,國泰航空本地職員工會不滿國泰向基屠員工開刀。(林若勤攝)

貪勝不知輸 豈止國泰如此

此外,正如國泰高層所言,近年廉航如雨後春筍,香港航空業競爭日趨激烈。隨着國內航空開發更多國際直航航線,香港的中轉站角色也日漸褪色。這在在道出,若然公司高層不集中精力,研判形勢,繼續沉迷燃油投機,不理本業,在可見將來,國泰的地位,將更岌岌可危。

其實國泰賭航油賭出禍,並非孤例,香港社會亦彌漫著這種「生意淡薄不如炒作」的心態,認為與其花時間、花心機,落手落腳經營好一盤實業生意,不如將資金用作投資各式各樣的金融工具,甚至以一種近乎賭博的心態進行投機。在手風順的時候,這種做法或許賺得看似豐厚的紙上富貴,但當手風不順,又隨時「贏粒糖輸間廠」。

香港亦如國泰 投機難有未來

尤有甚者,荒怠本業的結果,是對手乘機搶佔市場,最終變成利潤、事業兩頭不到岸。如國泰由以服務水準見稱、香港人引以為傲的航空公司,淪為一些人口中「因管理不善而從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榜節節下跌的國泰航空」的「因航」,本來不少新航點、新商機都被對手佔據了,國泰要重拾昔日光輝,只怕更事倍功半。

國泰乃香港巨企,員工近3.38萬,故集團的前途所關係到的,除了是高層能否取得巨額花紅,還有數以萬名員工、數以萬個家庭的生計。在這件事件上,要反思的除了是當初貪勝不知輸的國泰管理層,還有以為投資投機可以「長搵長有」的眾多香港人。香港經濟高度依賴股市樓市,但經濟有順有逆、投資市場更是花無百日紅,就如自恃聰明、賭輸航油輸得一敗塗地的國泰一樣,假如香港股市樓市有甚麼山高水低──香港還剩下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