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多聲道|施政報告應修改貧窮線定義 訂下精準扶貧KPl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特首李家超將於10月19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筆者本次提倡修改貧窮線定義,清晰訂下精準扶貧KPl。早年前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曾就《檢視本港貧窮情況及訂立滅貧目標》邀請各界提交意見書,筆者當時亦有提交建議。疫情下本港貧窮人口急增,香港2020年貧窮人口達165萬人,較之前增加約15萬人,創十二年來新高;貧窮率為23.6%,較2019年上升2.2個百分點,是自2009年有紀錄以來新高,即大約每四名港人中有一位屬貧窮,筆者相信新一份數字將會更嚇人。

政府現時在「貧窮線」的計算方法,是採用「相對貧窮」而非「絕對貧窮」,因此「貧窮」數字會受人口結構、收入狀況等而變動,且在統計上永遠會有人跌入貧窮線內。此外,貧窮線的計算,也沒有計及部分社會福利,以至市民資產等。因此筆者一直認為政府貧窮線根本無法充分顯示香港的貧窮狀況,令政策難以瞄準有需要的組群,方法不正確以至措施不正確,措施有如「泥牛入海」,扶貧「永遠扶不完」。

來稿作者:高松傑

貧窮線並非扶窮線,本意是讓公眾參考,在過去筆者一直建議應修改計算方法,現時貧窮線的定義是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的一半收入,另外香港有不少退休人士有樓有資產,生活並不窮困,但因為沒有收入而被列為貧窮戶。所以貧窮問題永遠揮之不去,每年也有上升的機會。各界期待新一屆特區政府在李家超的帶領下,勇於擔當、積極作為,主動解決深層次問題,帶領香港創新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譜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篇章。

解決貧富懸殊是李家超的一大考驗,筆者認為要解決問題,必須要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的本身。如果量度標準是不正確的話,接下去的行動就會走錯方向,扶貧不成之餘也會浪費人力物力。所以筆者在李家超特首在新屆政府開局時,必須改變貧窮線的釐定方法,將支出和資產也計算在內。

可參考內地絕對貧窮標準

特區政府可考慮參考我們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近億人口脫貧,創造「人間奇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方法,在2015年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在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貧困人口的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兩不愁、三保障),並在國家標準下,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及貧困縣全部摘帽(摘掉貧困帽子)等目標。據筆者了解內地是採用「絕對貧窮」會訂立指定的標準,並且不定期調整。這種計法有利政府訂立具體而清晰的滅貧目標,例如內地政府就訂下「在2020年前徹底滅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標。在制定貧窮線方面可分三級制,讓政府採取措施幫助有需要的群體及訂立滅貧目標,不同級數等級採取不同措施,直接到位,在2021年,國家已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打贏了「脫貧攻堅戰」。

疫情之下香港貧富懸殊更見嚴重,筆者希望新屆政府在上至制訂較現實的貧窮線,下至採取措施以至扶貧工作也要大膽創新,重新制訂一個合理量度檢準,才可制訂一個務實的KPI,然後合社會各方之力對症下藥,官、商、民協力才能有效紓緩問題,才可訂立更進取的滅貧目標,否則滅貧只又會淪為一個「口號」,只是「為交數而交數」,對滅貧沒有什麼幫助。

作者高松傑是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香港菁英會副主席、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創會主席、香港陽江青年總會副主席、就是敢言副主席、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會董。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