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扶貧更要防貧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本周三(18日)主持任期內最後一次扶貧委員會會議,總結本屆政府扶貧助弱工作成果。她認同委員會體現民、商、官合作和公眾參與,更重要的是肯定本屆政府扶貧措施成效明顯,令約110萬人脫貧。近年港府社會福利開支誠然大增,扭轉政府過往緊縮財政作風,但從結果看仍無阻貧窮人口增加,而且脫貧人數因為政府把公屋福利折現的扶貧措施而誇大,不能反映香港社會的貧窮現況。

林鄭稱任內大增社會福利經常開支71%至本年度的1,118億元,2020年計及所有現金和公屋福利後,貧窮人口由政策介入前的165萬減至55萬,貧窮率由23.6%降至7.9%。與此同時,她又稱長者生活津貼、在職家庭津貼、綜援計劃為扶貧「對症下藥」,加上為貧窮人口提供公屋、輪候公屋補貼、再就業和特別組群支援,故此認為扶貧成效十分明顯。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18日主持扶貧委員會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最後一次會議,總結本屆政府扶貧助弱工作的成果。(政府新聞處圖片)

110萬人脫貧充滿水分

論扶貧力度,本屆政府確實是較以往幾屆重手,但若稱作「對症下藥」未免言過其實。即使只計算疫情前的狀況,2017至2019年的貧窮率也在上升。扶貧委員會報告指2020年長者生活津貼只令12萬長者脫貧,佔逾58萬貧窮長者約兩成而已,亦即長者要依靠其他收入才可脫貧。

另一方面,政府在2020年報告起把公屋納入為匯報扶貧成效重點,將居民住在公屋後省卻的私人租金視作增加收入和非現金福利。縱然公屋租金較低廉,但居民並不能從中取得現金,實際收入沒有變化。再者不少貧窮住戶在上樓前只居住劏房而不是完整單位、原有租金開支較低,居住公屋後的假設補助額也應較政府估算的少。由此可見,公屋扶貧成效被大幅高估。若要真正推知公屋減貧作用,政府先要向市民收集收入及房屋開支,才可以更公允地顯示他們的生活水平。

本港2020年貧窮人口達165.3萬,貧窮率達23.6%,較前年增加16.2萬人,創自2009年有紀錄以來新高。(資料圖片)

糾正一次分配助防貧

況且政府想要解決貧窮問題,除了注意自身的再分配角色之外,還得留意如何改善一次分配,尤其是靠增加市民工作收入和下一代教育機會來發揮防貧作用。舉例來說,最低工資自2019年起便停留在時薪37.5元,疫後通脹加劇,食物和能源開支大升,薪金更難追上物價。政府應該積極主導最低工資談判,爭取商界同意來年增加時薪,利用漣漪效應承托基層薪酬。另一方面,職業專才教育理應幫助學生在畢業後尋得收入保障,不過現實是他們的就業路往往未必如預期般順遂。就此教育部門需要檢討課程架構,加強僱主對職訓教育的信心,以拓闊學生脫離跨代貧窮的路徑。

現屆政府的扶貧成果不彰,候任特首李家超亦有責任,因其任政務司司長大半年期間為扶貧委員會主席。李家超主張施政要「以結果為目標」,但他在政綱現時提出的劏房兒童脫貧千人計劃只是「細眉細眼」。新政府應該善用貧窮狀況的研究和成果,定下具體減貧、防貧目標,像是在任期內把政策介入前、後的貧窮率下降多少百分點等,然後在此基礎上重整福利和就業措施,提升收入、縮窄貧富差距,緩解基層受經濟逆境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