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山|時代轉變迎機遇 共融就業新領航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今時今日,有很多外在因素對多元共融發展同時帶來挑戰及機遇。除了社會因素外,也有因疫情和新科技發展,帶來工作模式的改變。因此,在新世代如何有效透過推廣共融就業,釋放殘疾人士才能,使勞動力變得更多元化,生產力得以提升,無論是對僱主和僱員,商界和社福界,都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來稿作者:黃元山

首先,眾所周知,香港正出現人才短缺,不少行業都表示人手不足:政府公佈過去兩年已經流失約14萬勞動人口,當中技術人才大概佔三分之二,更有推算指在2027年香港的勞動力短缺將高達17萬。

但另一方面,現時香港的殘疾人士數目達53萬以上,佔全港人口的7.1%,他們正正就是面臨就業不足的情況,對香港勞動力打了一定的折扣。殘疾人士的就業率偏低:53萬人當中只有8萬人就業,僅佔了全港整體就業人口的 2.4%,而殘疾人士之中的失業率為11.0%,與全港整體4.1%的失業率形成很大對比。

這些數字就說明,所謂的人才短缺可能和人才未能盡量被發揮有關。我認為其中一個關鍵就是往往被人力資源規劃忽略的殘疾人士,他們正是香港其中一個未充分利用的人才儲備。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能力和興趣;更好改善共融就業,能讓香港從教育、升學、就業、在職培訓各個環節上,提供更多元的進路和出路,讓多元人才(包括殘疾人士)都能有更好的發展。

因此,要達至人盡其才,最重要是確保畢業生接受切合市場所需的職專培訓,能學以致用,根據自己所長而發展。政府應該為更多有特殊需要人士創造機會,協助他們為社會作出貢獻,不僅可發揮他們的潛能,更可促進他們融入社會、自力更新,填補香港的人才空缺。

我們應該以「一條龍」方式全方面支援特殊學習需要((EN)的學生,為他們搭建合適的職專培訓路徑,給他們一個發揮自己所長的舞台,將來可以回饋社會。

我有以下幾點思考,透過改善職專培訓的每一個環節,更有效釋放多元人士的才能:

(一)行業及出路的研究

要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創造發展機會,首先要了解現在行業究竟需要甚麼類型的人才。疫情為各行業帶來鋪天蓋地的轉變,帶動更多企業採用數碼科技,改變了企業對員工的技能需求,未來將不斷影響人力資源市場的供求。新興產業的發展尤其受勞動力供應限制:高達58%的受訪企業表示因為難以在香港招聘合適的人才,影響到其升級轉型的計劃,可見香港對多元人才的需求其實非常殷切。

我們必須確保香港的職專教育能與時並進,配合社會的進步,才可以做到畢業生學以致用,實現多元出路。因此,我們要攜手與學校和企業合作,針對殘疾人士的需要,更新職前教育及在職培訓的課程:既可盡早為學生做好投身職場的準備、為在職人士提供靈活進出的事業階梯,亦可解決僱主在招聘有特殊需要人才時所面對的困難。這樣可以令有意投身新興行業的有特殊需要人士可以同樣搭建適合他們的升學就業階梯。

(二)學習的多元化

現時,有特殊需要人士的升學培訓出路比較狹窄,無法支援他們將來多元就業的志向。2020/21學年的SEN中學生人數達27,990 人,大部分學生在主流學校接受融合教育。假如選擇就讀特殊學校,同學的未來出路不外乎這三條道路:VTC、展能就業中心及庇護工場。如果同學選擇就讀主流學校,亦要跟其他同學一起應考學術化的DSE,教育模式是否也需要緊隨社會的步伐而改變,讓他們能讀到有利於找到顧及他們身體殘疾的工作?

(三)改良應用學習

要顧及大部分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必須先優化主流學校為SEN學生所提供的課程,並加強針對他們需要的生涯規劃教育。

教育局應該增設更多與職業相關的高中應用學習(ApL)課程,為一些有身體殘疾的學生增設更實用的創新科技科目,如雲端運算、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有助學生掌握新工種所需的技能。政府也應該鼓勵學校跟培訓機構與企業合作,舉行更多商校合作活動,引入從業員向學生授課,讓學生提早認識各行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及市場趨勢。為配合行業升級轉型、數碼化的大趨勢,政府更應該鼓勵業界為學生提供職場實踐的線上實習活動等,讓學生了解到現在科技人才上班不一定需要在寫字樓,原來坐輪椅的人也可以在家裡加入數碼人才的行列。

(四)扭鬆收生的單一性

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即使讀了比較適合他們的中學課程後,他們如果想繼續升學就業,依然面對入學門檻這個難關。大專院校收生一律以學術成績作為入學門檻,其實未能識別學生的職業興趣或才能。一方面,讀了ApL等應用科目的同學可能因為成績不夠好而未能升讀相關課程,令院校和業界都不能吸納最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只根據成績而選科的同學也未必真正適合該學科,畢業後亦未必會投身與自己資歷相關的行業,造成大學資源錯配。例如一些喜歡IT的學生:他們的中英數成績未必是最好,但因為他們對IT有專長和興趣,他們才是最有可能未來投身創科產業,為行業發展提供寶貴的人才。

要為殘疾人士提供更多元的升學就業機會,就要解除他們在升學路上面對的關卡。相比入學成績,大學應該更加注重畢業生完成課程後所獲得的技術和將來的發展。政府應該為SEN學生設立特定入學途徑,訂立以才能為本的收生標準,優先考慮學生在ApL課程的表現或其他在職專培訓課程所累積的經驗。擴闊收生方式能幫助大專院校靈活地吸納更多元的人才,並且確保獲錄取學生已經完成相關基礎培訓,對其選擇的學科有一定興趣及認識。

(五)優化職業培訓

成功完成學業的殘疾人士在由學校過渡至職場的過程上亦需要更多支援。政府為殘疾人士開設了不少職前輔導服務,以協助他們適應職場環境。為推動殘疾人士就業,政府已推出一些職業培訓計劃,如勞工處的「就業展才能計劃」,向聘用殘疾人士的僱主提供短期津貼,或者是社署的「陽光路上」培訓計劃,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培訓、實習等。然而,這些計劃的培訓模式和內容都比較傳統,跟不上各行各業升級轉型的需求。企業現在講求創新,很多業務都已經變了網上處理,那麼殘疾人士的職專培訓是否應該針對這些他們更容易完成的工作呢?

我們必須檢討現有支援有特殊需要人士的職業培訓,為他們提供更多裝備自己面對行業轉變的終身學習選項。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加上新冠疫情反覆,造就為很多公司的工作模式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企業都在紛紛將自己的業務數碼化、程式化,以及實行在家工作、遙距辦公等工作模式時,一些平常因為身體障礙而無法工作的殘疾人士,譬如視障或肢體傷殘,其實可以把握這個機會在一個比較舒服的環境投身職場,但前提是他們能夠接受合適的職業培訓。

(六)建構靈活的「立交橋」

不少殘疾人士行動不便,其實很適合在家工作或學習。為他們設計職專培訓課程時,應該以方便和實用為主,可以參考微證書的學習模式。微證書是一些由大學講師或企業教授的網上課程,講求要隨時隨地上課、內容個人化、學習模式靈活,很適合殘疾人士根據自己方便的時間、地點、能力和進度上課。同時間,我們要確保這種培訓課程能夠真正提升殘疾人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需要有不同業界機構參與,結合專業知識、職場實踐經驗及行業資歷認證。政府需鼓勵新興產業與學校共同設計這些培訓課程,加入職場培訓元素,讓學生親身體驗網上工作,提升和鍛煉其資訊科技專業技能,並確保課程能緊貼行業最新的發展。職專培訓最重要是將打通課堂和職場之間的道路,搭建一條把學術資歷、應用資歷及行業認證有效銜接的「立交橋」,讓殘疾人士可以靈活發揮自己的長處,實現多階進出。

要實現共融就業、多元出路的理念,我們需要繼續合作為殘疾人士提供更多切合市場技能需要的在學及在職培訓,讓他們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樣不但有助締造職場多元共融的環境,更能釋放更多社會的勞動力,有助舒緩本港的人才荒。我們都期望本港的多元人才能夠真正學以致用,一展所長。這對建立多元共融社會、實現人盡其才,以至香港整體產業發展,有無比重要的收益。

作者黃元山博士是立法會議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