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如何「興」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近日,新任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發表新春致辭,內容表示中聯辦珍惜現時香港「治」的局面,並多次提及熱切期待香港「興」的發展成果。事實上,自落實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後,新一屆立法會議員經常指香港已進人「由亂到治,由治到興」的局面,如今鄭主任再一次提出要增強香港「興」的動能,令筆者開始反思香港應如何「興」,怎樣「興」和何時「興」。

來稿作者:劉學廉

中國式現代化的機遇

事實上,鄭主任在新春致辭時已就香港要如何「興」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方針,當中香港正是要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機遇,才可實踐「興」的局面。雖然香港現時已遠離泛政治化局面,但同樣繼續面對產業單一、創科發展落後、新經濟增長點還未出現等發展問題。要突破本港發展「樽頸位」,就必須結合「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徵趨勢和模式。

例如「中國式現代化」其中一個特徵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香港正是要把握祖國人力資源豐厚的優勢,積極吸納各類別的專才來港,為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思維和持久動力。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啟示本港要激發發展精神文明動力,善用中西文化薈萃之地的優勢,說好中國故事外,亦破解產業單一困局,發展文化產業。而上述兩例表現出「中國式現代化」為香港「興」的發展創造出重要條件,亦為香港「興」的發展作出方向和方針。

「一國兩制」構成的獨特地位

其次,香港要善用「一國兩制」優勢,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在過程中鞏固自身獨特地位和提升核心競爭力。鄭主任明確指出堅守「一國」原則,把「兩制」優勢發揮,是香港一直的成功之道。無可否認,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建全的普通法制度、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及「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香港的獨特優勢,香港要繼續好好善用自身獨特地位,保留和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

如香港成功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後,應積極進一步融入區域產業鏈,強化與區內成員經濟體的經貿與投資聯繫,帶動區內經濟增長,展示自身的角色和關鍵性作用。同時,香港繼續擔任共建「一帶一路」參與者和超級連繫人角色,在國際項目投融資、離岸人民幣業務等範疇提供作用和貢獻,為全球疫後經濟復蘇提供重要動力,勇於擔當「不可取代」的角色,讓香港踏入「興」的格局。

「我們」的獅子山下精神

最後,香港社會各區團結才是「興」的理想景象。鄭主任指「矢志不移幹事創業,在團結奮鬥中凝聚強大合力」,對筆者而言,更像提示香港要找回昔日的獅子山下精神。盡管現時已遠離泛政治化的漩渦,但部分人仍然對香港社會感到失落,價值觀的衝突仍在各人的心裡。要走向「興」,香港必須重新團結,各界須共同奮鬥,香港的無窮和巨大創造力才充分激活出來。昔日的獅子山下精神,「刻苦耐勞、同舟共濟、團結齊心」,或許是實踐「興」的關鍵原素。

作者劉學廉是治港新政成員、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議員工作人員協會理事。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