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特首政策組肩負香港未來發展方向的重任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特首政策組」去年成立後,不時有外界聲音質疑其設立的必要。其實相較被取代了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特首政策組在香港有很長的發展歷史,筆者認為其作為政府智囊的角色,非一般政府部門或研究組織可代替,因只有其職能和定位,才可助政府從足夠的宏觀全面角度,包括國際形勢及國情,謀劃香港未來發展方向。

來稿作者:華德財

特首政策組源自回歸八年前成立的中央政策組,擔任港督施政的智囊,首席顧問為經濟學家顧汝德。林鄭月娥任特首期間,以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取代之,但顧名思義,其研究角度聚焦香港在環球經濟中的定位,側重經濟。特首政策組則有以下四大職能,大致分別為「從高瞻遠矚角度,倡議及協助制定長遠和策略性政策」、「緊貼國家發展,分析及建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對接重點」、「審視國際關係和形勢,分析機會和風險讓政府把握機遇」、「掌握香港民情,了解市民關注大方向和重點」。透過這四大職能,進行更多元化的政策及民情研究,有助港府掌握各界意見,了解最新的外部及內部形勢。

特首政策組這類政府智囊組織,可為政府發揮無事時「防火」,起火時盡快「示警」和協助「救火」的功能,並為香港未來發展定下正確方向藍圖。新加坡早於1995年已在總理辦公室下設立情境規劃辦公室,負責協調部間政策制定的工作;2004年,新加坡開發「整體政府整合風險管理系統」,識別可能影響策略結果的風險,有關部門更在2009年改組為未來政策研究中心(CSF),以擴大公共部門的前瞻思維,一直至2015年,CSF 再移到總理辦公室下的政策策略署。這個類似特首政策組的組織,成果有目共睹,使新加坡近年不論是城市發展、產業、以至人才政策,都能超越國內層面,從國際視野制定適當的政策和長遠藍圖。

曾有媒體質疑特首政策組是否應引入各政黨的代表,但筆者認為保持目前遠離政黨的組成,更有利客觀做政策研究。特首政策組組長的黃元山,於智庫及學術機構有豐富的政策研究工作經驗,可為特首政策組提供宏觀的政策研究角度。再者,沒有鮮明的政黨或某界別的持分者成員,更能以「站更後、站更高」的視野,看到一般政府部門或利益界別團體較難看到的政策思考角度,例如國家發展、國際形勢變幻所帶來的機遇和風險。

再者,特首政策組亦肩負香港未來發展方向的重任,本身亦可作為培育治港人才的搖籃。由於特首政策組部分項目可與不同職系的公務員、不同背景、界別人士組成「旋轉門」機制,培養長期關注香港政策問題的人才,將來回到各自的界別崗位後,從更宏觀角度思考政策議題,並把有關思維向本身的界別推廣,也有利促進各持分者組別之間的了解。特首政策組未來在政策落實方面,可扮演一定幕後角色,協調各局執行政策;在進行國家層面、國際層面的事務方面,可與及國內及國外的智庫合作進行研究,長遠而言更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以便日後共同提出更全面的政策建議,改善市民生活水平之餘,同時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筆名華德財,是會計從業員,於各會計師行、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從事會計行業近十年。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