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JPEX事件非加密貨幣之惡 認清真相才能避免再次墮入騙局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當JPEX事件仍在動態發展之際,本地最新的調研已率先為虛擬資產發展帶來一記重鎚。根據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調查,41%港人表示無意持有任何種類的虛擬資產,較事件發生前增加1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坊間亦不乏評論員藉JPEX一案對虛擬資產發展落井下石,呼籲大眾要吸取教訓,不要亂碰加密貨幣。

來稿作者:莫逸濤

教訓確實需要吸取,但真正的經驗是來自於對事情的正確剖析。事實上,JPEX騙局並非源自加密貨幣之惡,加密貨幣只是其中的代罪羔羊。而要明白這一切,我們首先從加密貨幣說起。用大家聽得懂的話去解釋,加密貨幣就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和密碼學的一種新貨幣形式,理論上如今大家都可以在互聯網上自由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但因應發行方式、合約設計的不同,這些加密貨幣本質上可以有很大分別。

大家可以想像這是遊戲裡面的金幣,但這些金幣是由區塊鏈而非遊戲公司發行,區塊鏈發行的好處是,規則一旦設定就誰也不能改。以最知名的比特幣為例,你並不會因為比特幣倒閉,或者比特幣管理層不喜歡你,而改變你持有比特幣的事實,因為規則已經寫進區塊鏈,比特幣不能隨意增加發行量,也沒有所謂管理層和問責的人,比特幣的規則就是讓你能夠真正擁有自己的資產。至於加密貨幣,也只是一個統稱,一個容器,一個工具,如果該幣沒有價值支撐,沒有好的合約支持,也只會是廢紙一張。

然後,我們要知道JPEX怎樣騙,以及用什麼來騙。JPEX自詡是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而交易所本質上是一家中心化的公司,類似我們現實世界的股票交易所、證券所扮演的角色,有資產託管的功能。但現實世界中,無論是銀行,還是股票交易所皆受政府監管,而虛擬資產的規管系統則還在建立和完善當中。

這就解釋到,為什麼加密貨幣明明是去中心化的產物,卻仍然會被其他人騙去財產。問題核心不在於資產本身,而是在儲存和託管的方式。

JPEX的核心策略,就是趁本地虛擬資產交易所的監管未完全成形之隙,利用加密貨幣這種新興工具作為包裝,在大眾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透過一系列的宣傳攻勢提升自己的可信度,再以高回報來請君入甕。所以卸下所有偽裝後,其實都是老調重彈,無非就是花盡心思讓受害人把錢交給一群陌生人保管。而加密貨幣只是幌子,這個幌子也可以是紙幣、黃金,甚至任何東西,如果沒有弄清騙局的核心,相信騙徒下次仍然會改頭換面,捲土重來。

鑑古知今,新興的概念和科技往往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但工具的本質是中性,面對新事物,我們應該選擇逃避,還是學會駕馭呢?政府在六月份開始落實虛擬資產政策,證監會也加強了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信息發布,匡正業界發展。這也說明我們不能落後於人,良好的公眾教育可謂勢在必行。只有建立對相關概念的正確認知,我們才能減低風險,發掘更多可能性。

作者莫逸濤是Web3項目顧問。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