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氫能車VS電動車?節能減排需分清輕重緩急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全球變暖及近年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都在提醒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經濟轉型的重要性,世界各地政府亦致力發展綠色能源,並應用在碳排放量巨大的交通運輸領域。不過對於利用哪種新能源,世界普遍仍有爭論,大都集中在發展純電動車或氫能車兩種方向上。

來稿作者:丁海澄

筆者見到今年《施政報告》中,亦特別提到這兩種新能源車,例如「繼續試驗包括電動公共小巴、重型貨車、旅遊巴、 氫能雙層巴士和氫能洗街車在內的更多新能源車,在明年上半年制訂《香港氫能發展策略》,展開修訂與氫能製造、儲運和使用相關法例的準備工作」等。

特首已經定下香港要在2050年實現車輛零碳排放及碳中和的目標,時間緊任務重,要同時發展兩種新能源車,是否難度太大,恐怕兩頭不到岸?與其如此,倒不如選擇一種更適合香港的方向集中發展。筆者嘗試從效能、成本、安全性、可行性等方面比較,發現電動車遠較氫能車更適合香港的特殊環境,故此香港無謂捨易求難,應先集中力量推動電動車方為上策。

現時氫能車的原理,是將氫儲存在車內,然後輸送到車內的氫燃料電池,讓氫與空氣產生化學作用而產生電能,最終還是需要利用電池驅動引擎,簡單來說即是用氫發電的電動車。顯而易見,但凡能源要經多種轉換,能量損耗之下效率必定不及直接使用,故此氫能車的效能亦遠低於電動車。根據歐盟非政府組織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的研究,在能量來源都爲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條件下,電動車的能量利用效率為73%,而氫能車則只有22%,所以在目前的技術下,氫能本身能量利用效率甚低,兩者相差巨大,難怪連德國汽車龍頭福士(Volkswagen)也潑冷水,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更毫不留情直言不看好氫能車前景。

成本方面則牽涉氫的本質。氫是最輕的化學元素,與煤、石油、天然氣等傳統的化石能源不同,氫能難以直接從大自然中獲取,必須經過其他方法進行提煉,屬於「二次能源」。那如何提煉氫呢?目前普遍製氫的方法是「灰氫」工藝,即是以化石能源為原料,通過燃燒或重整等方式製取,當中仍然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未能達到減碳目的。要突破這個技術限制,就需要用到「綠氫」的生產工藝,即通過清潔能源發電,電解水製成氫氣。但這種方式成高昂,成本約為「灰氫」的4至5倍,這也是氫能目前仍未能在全世界大範圍使用的原因之一。香港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天然資源不足,所以製造「綠氫」對香港來說難度很高。

此外,氫能源的安全性也是關注的焦點。縱觀近幾年全球多起氫氣爆炸事故,2019年5月南韓發生氫燃料儲存罐爆炸,造成2人死亡;同年6月挪威一座合營加氫站發生爆炸,造成附近2人受傷;2020年4月,美國一家氫燃料工廠發生爆炸,導致附近60處房屋受損;2021年,內地遼寧瀋陽的一個企業院內氫氣罐發生燃爆。以上這些事故,基本涵蓋了氫能供應的整個體系。而香港人口密集、人多車多,一旦發生氫安全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最關鍵的一點,是香港難以有足夠和合適的「加氫站」,一如石油、天燃氣,加氫的地方對環境有很高要求,例如是否近民居、加氫站的上方或附近有何建築物、消防設備等,遠不及充電樁的方便靈活。香港土地矜貴,令人質疑如何擠出地方設立加氫點,還記得當年的士和小巴轉用天燃氣時,便因為入氣站不足令「交更」時份大排長龍,這是香港推動氫能車所必需解決的痛點。

講了這麼多,筆者並非想將電能車和氫能車的發展進行二元對立。毫無疑問,氫能車一定有其無法替代的好處,例如加氫時間短、行駛距離較純電動車長等。而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也預測,2050年全球能源消費中,氫氣將佔12%,顯示氫能車在未來絕對有一席之地。但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香港如今的狀況,如何集中力量辦大事,在氫能車和電能車中,選擇更符合目前發展需要的一種,分清輕重緩急及主力發展方向。

目前電動車發展速度相比氫能車明顯更快,各方面的配套也相對更成熟。根據環境保護署統計,截至2023年8月底,香港整體電動車數目已經有約6.5萬輛,佔所有車輛總數約7.1%。展望未來,今年《施政報告》已訂下2027 年底前投入約700 輛電動巴士和約3 000 輛電動的士的目標,2027 年中前將充電停車位總數提升至約20 萬個。香港在前年亦公佈了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此外,各專營巴士公司均公佈了在未來幾年購入電動巴士的詳細計劃。

在這樣萬事俱備的情況下,順水推舟大力發展電動車,無疑是符合成本效益。否則,以香港目前的人力物力,要想電動車、氫能車兩手抓,未免陷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困境。同時,發展還在起步階段的氫能車,還要考慮重新設計建造基礎設施、購買氫能車成本、制定法例等一系列問題,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

作為香港的鄰居,深圳早在2017年就已實現公交車百分百純電動化,香港實在需要奮起直追。在政策方面,也需要政府擔當主導角色,提供更多的支援。例如定期評估巴士公司引進電動巴士的進度和運營情況,提供資助及稅務寬減;推出更多與電動車相關專業課程培訓司機、維修等人才;完善充電網絡並加快將充電服務市場化。如此多管齊下,可加速推動本港交通運輸電動化,早日實現零碳排放的目標。

作者丁海澄是90後自由工作者,本科主修酒店管理及旅遊業,大學期間曾當逾十份的前線及後勤兼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