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區議會選舉|反思、挑戰與未來展望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剛過去的週末,香港成功地舉行了改制後的首場區議會選舉,雖然投票率達到了27.54%,在尾段出現了電腦故障,但整體而言,選舉進行尚算順利,只是許多前線和投票站工作人員辛勞了不少。

來稿作者:鄺卓睿

這次選舉的範圍確實擴大了許多,考驗了許多建制政黨在地區日常工作表現、與不同領域選民的互動以及對多個社區的了解。建制派大部分政黨在這次選舉當中基本上保住了基本選票盤,個別候選人因其服務表現優異甚至獲得了不同政治光譜的支持。這些都在選票結果中得到充分體現,尤其是在選區如將軍澳北、觀塘中、觀塘北等地,一些候選人因在選區內的不懈努力獲得了不同領域選民的支持。

政綱籠統 當選者須聯繫選民

然而,當選的議員並不一定對所屬選區有深入瞭解。許多人僅仰賴政黨基本票,真正成功拓展選票或獲得其他政治光譜支持的案例屈指可數。在筆者所在的選區,幾乎沒有一位候選人對整個選區或筆者所在社區有深入的了解。有些候選人只專注於特定社區而忽略其他需求,另一些僅在自己服務的社區拉票或活躍。更有甚者,一些候選人提出的政綱籠統且缺乏實質意義,反映出候選人或其團隊對選區多個社區的不瞭解。這些情況讓居民感到不滿和沮喪,結果是他們選擇了不參與投票。這些現象不僅反映在個別投票站的選舉結果和投票率上,同時也在許多選區中出現,顯然是令人遺憾的情況。

因此,當選者和其所屬政黨或團體需要認真反思這些現象,成為真正有質素的政黨、社團或地區議員。建制派政黨和當選者也需擴展服務網絡,思考如何改善政綱的內容表述方式,並與那些對特區政治和施政感到不滿、冷感和失去信心的選民建立更緊密的聯繫,特別是年輕及中產階層的選民。這將擴展選票來源,鞏固現有優勢,同時滿足長遠發展的需要。建制派政黨、當選者和政府當局不應止步於此,需要深入檢討這次選舉的表現,思考如何吸引更廣泛的選民,尤其是在日常工作和政策領域中如何與年輕、中產階層和專業人士等選民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以獲得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否則,只會取得短暫的勝利,難以鞏固長期的支持。

+1

提名面向公眾 門檻可調低

另一個值得檢討的是提名制度。許多小型政團和熱心服務社區的人士因為提名門檻過高或政治聯繫問題而無法參與區議會選舉,失去向選民展示改善選區願景的機會。政府應該就提名制度進行檢討和改善,包括舉辦聯合會議,讓有意參選的社區人士在提名期前介紹政綱給委員會成員,同時規定所有委員申報政治或社團聯繫。對於提名人數方面,也可考慮由每會三人減至一人,再由資格審查委員會做最終決定。

選舉尾段發生的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及選舉管理委員會的應對是本次區議會選舉中最大的敗筆。筆者感到困惑的是,面對故障及系統問題,選舉管理委員會為何沒有預先準備緊急應對方案或啟用備用雲端系統?即便行政長官已要求進行調查,委員會仍需要清楚向公眾解釋為何缺乏應對方案或備用系統。這次故障影響了許多選民,尤其是那些原本計劃在晚間或晚餐後行使公民權利的選民。

推動稅制改革 投資效益項目

至於選舉後,筆者認為政府應該嚴肅看待目前可能發生的公共財政危機。香港自回歸以來過度依賴金融和房地產,其稅基極為有限,導致經濟體系極度脆弱,並無法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近年來,香港政府經常採用所謂的「派發式」民粹政策,透過發放消費券、現金回贈、公屋免租、電費補貼和交通津貼等方式解決眼前的社會問題或民怨,但這些一次性的補貼措施對於應該由政府額外投入的領域,如安老護理、教育、醫療和新興產業發展等,產生了負面影響。這不僅導致公共財政秩序混亂,還間接減少了對這些領域的投資,未能滿足市民需求,使得一些如人口老化和老年服務危機未能得到妥善解決或緩解。儘管部分危機是由人為因素導致無法有效緩解或應對,但問題的核心在於政府在公共財政紀律上的不足以及缺乏對重要領域的適當投資。

香港的財政儲備已經大幅下降,這些派發式開支加上多項重大項目的支出、新政府單位的成立以及固定支出的增加,使得香港特區政府陷入了收支矛盾的困境。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前景,特區政府需要在接下來至少兩年無選舉的情況下,重新檢視公共財政紀律,審慎管理財政,將資源用於有價值的領域。同時,政府也應推動稅制改革(包括探討開徵消費稅)、檢討部門原有的限期職位是否應轉為永久職位、審視多個重大發展項目,並減少或將非經常性支出轉化為臨時支援措施等等,從而使香港能夠重回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並有效控制支出。只要有穩定和充足的財政實力才可以抵禦外圍變化所帶來的風險,進而尋找發展機遇及投資在那些有效益的項目上,從而使香港得以在逆風中繼續前行。

最後,新當選或受政府委任的區議員們也需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應該為社區做出積極的貢獻,與政府和市民共同合作建設更美好的香港。這些議員亦須在爭取表現的同時,減少空洞口號、不實行的行為,以及避免鼓吹「派發式」的津貼項目。在現有的區議會框架下,確實履行自身職責是重要的,同時尊重自己的區議員身份,尊重委任或支持他們的選民,也應保持高度的專業操守。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代表社區利益,以及實現香港的持續進步。

作者鄺卓睿是香港群策匯思常務理事,澳洲國立大學碩士,曾在澳大利亞國際事務研究所工作。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