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放寬自由行提升免稅額 助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李湃豐

近日,國務院批准增加陝西省西安市、山東省青島市為內地赴港澳「個人遊」城市,自3月6日起為符合條件人員簽發往來港澳「個人旅遊簽注」。筆者認為,有關安排是中央順應港澳經濟發展和社會訴求派發的「新年禮物」, 體現了中央對港澳社會訴求的積極回應、對港澳經濟發展和特區政府施政的大力支持、對港澳民生福祉的深切關懷,必將有力提振港澳旅遊業,拉動零售、酒店、飲食、會展、體育、文化、演藝、跨境運輸等上下遊行業發展,促進基層服務業回暖和民眾就業,為香港經濟復甦增添新的動能。

首批49個個人遊城市大多都是國內的一線城市,但近年來國家發展迅速,不少准一線、二、三線城市的經濟和文化水準都有顯著提升。有內地統計數據指出,80%以上的中國中產階級和有能力的消費群體,其實並非居住在北上廣深,而是聚集在二線城市甚至人口密度更低的三、四線城市。數據分析還預測,到2030年,將有29個城市擁有300萬以上的中產階級和極具消費潛力的人群,而這些人群均是來自一線城市以外的地區。這些極具消費能力的人群,受制於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以及簽證和戶籍的限制,他們的消費需求和文旅需求無法在當地得到滿足。現在逐步放寬港澳自由行到這些城市,將有助為港開拓新客源,釋放龐大消費活力。

特區政府與內地在2015年叫停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主因正是本港承受力不足,特別是水貨客當道,引發嚴重擾民問題,甚至衍生兩地居民矛盾。有見及此,特區政府持續提升接待能力,優化旅遊環境,打造全新景點,交通及出入境安排措施日益完善,2023年旅客訪港人數接近3400萬,南下訪港旅客人數占2650萬,旅客數目已穩步回復至2017年和2018年同期的六成。在兩地人民日益加深交往的過程當中,與內地居民赴港旅遊有關的社會爭議和矛盾明顯減少,水貨客絕跡,同時內地赴港旅遊秩序日益優化,文明旅遊程度不斷提升,這些都為增加赴港澳「個人遊」城市有關安排順利實施提供了良好條件。

筆者認為,目前的社會和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港深兩地政府需盡快商討恢復深圳戶籍的「一簽多行」政策,並可在評估可行性的基礎上,將「一簽多行」政策逐步、有序複製到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同時,考慮延長持港澳通行證的大灣區內地居民在港的停留時間,由現時的7日延長至14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在放寬自由行的同時,要想持續吸引旅客來港消費,關鍵在於提升內地旅客離港免稅購物額度,從海南島「離島免稅政策」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到,提升免稅額對於刺激消費的巨大作用。筆者建議,香港和內地政府可商討分階段提升內地旅客離港免稅購物額度,首階段可從5000元放寬至30000元,之後逐步提升到10萬元,以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來港消費,重振香港旅遊產業,為本港旅遊經濟注入更多活力,助推香港更好成為內循環的「參與者」和雙循環的「促進者」。期望香港社會能把握增加「個人遊」城市帶來的機遇,著力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鞏固提升獨特地位和優勢,實現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李湃豐是香港廣州青年總會政策委員會委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