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觀塘重建方案一改再改 市建局應尊重諮詢結果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被揭發貨不對辦,市建局在沒有諮詢區議會及作公眾諮詢的情況下,向城規會提交了更新方案,作出數個重大改動。城規會在提出意見的期限屆滿前,幸好有政黨代表會見市建局官員,終逼使市建局才匆匆承諾會考慮保留原有設計。在這次事件後,市建局應思考如何確保落實承諾的方案,絕不能讓舊區重建淪為地產項目。

市建局與民共議後得出原方案設計包括了鵝蛋型多用途中心,早前市建局突然大改設計向城規會遞交新方案。(市建局網頁)

按理說,市建局應按「以人為本」、「社區共議」的原則重建,就是要先作公開諮詢,訂立最有利當區居民、廣大市民的重建方案。然而,這次局方在諮詢公眾、訂立方案後,竟臨時作出重要改動,令人懷疑,這些原則、乃至諮詢只不過是一個幌子,實際上只是為發展商開路。

諮詢過程不馬虎 方案卻被推翻

須知道,觀塘市中心重建是市建局歷來最大的重建項目,計劃的地盤面積達570,000平方呎,地點位處觀塘心臟地帶,影響的居民甚眾。故此,市建局曾用兩年時間進行四輪公眾諮詢,以取得大眾的支持。該地段鄰近觀塘地鐵站,區內人車爭路的情況嚴重,加上社區老化,重建更新若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本來應該能換取不少該區居民的支持。

從表面上看來,市建局進行諮詢的過程並不馬虎,亦頗具代表性。局方一共進行四輪的諮詢,為期十八個月之長,諮詢對象包括受影響居民、觀塘分區諮詢委員會、小巴及販商代表等。在第三輪諮詢,局方更讓不同界別的代表參與社區工作坊,並分為六個小組以電腦繪圖把他們的設計呈現,整理出三個不同的設計方案。到第四輪的公眾諮詢,得出的方案更有12項由社區提出的建議承諾,包括「樓宇高度適中,以騰出地面上更多公共空間」、「地標式的鵝蛋型多用途活動中心和商廈設計」等,居民普遍能接受市建局方案。

但到最後實行重建的一步,原有的方案卻被推倒重來。把之前建立的「與民共議」形象毀於一旦。

市建局向城規會提交的更動已把鵝蛋型多用途中心刪去,以大型商場取而代之,亦把商業建築再加高。(城規會文件)

與民共議淪空話 惹利益傾斜之嫌

直到最近,市建局突然做出幾項重大的改動,當中不乏對發展商有利的更動。例如新方案再提高地標商業建築20米,發展商得以借商場連酒店及辦公室建築再提高利潤,卻遮擋山脊線,影響景觀,此改動亦明顯為發展商設想多於為居民設想。

反之,對市民有利的設施,卻失去蹤影。例如在諮詢期間受市民歡迎的高梯田式公園就被商場的天台綠化空間取代。在交通運輸方面,本來的方案有望改善當區的交通,便利市民轉車,但新方案將新商場與街道隔絕,變相逼市民轉車時需要經過商場才能轉車,不但增加了轉車時間,更像幫助發展商刺激居民消費欲的手段,難道市建局無須就改變向公眾解釋?這更令人質疑,方案的最終受惠者到底是大財團,還是普羅大眾?

更令市民失望的,是原有方案中的鵝蛋型多用途活動中心消失,被大型購物商場取代。與早年俗稱囍帖街的利東街、旺角波鞋街項目看起來如出一轍,市建局把小商戶踢走,換成以國際品牌進駐的大型購物商場。局方回應指有政府部門認為此設計的維修保養及後續成本過高,拒絕興建。可是,整個地標式的多用途活動中心本身為居民提供文娛用地、讓當區小商戶繼續營生,用單一平台設計的商場取而代之,和重建原意大大不同。

須知,諮詢的意義在於發展一個平衡各方利益的社區,但是市建局一而再、再而三的無視公眾諮詢結果,更有偏袒商界之嫌。我們須問,按現時的規劃,這將是誰的社區?

擅改規劃成常態 市建局信用破產

可以說,市建局擅改規劃已成常態,局方每每臨門一腳把民意漠視。過去市建局已在囍帖街、波鞋街項目「走數」,當公眾了解市建局的改動時,早米已成炊,公眾只能無奈接受。市建局連自己提出的方案也可完全改寫,試問如何令市民相信重建會「以人為本」?

市建局的定位不清早已為人詬病,若然連諮詢程序也只淪為一場戲,市民只會對市區重建信心盡失,影響社會長遠發展。即使今天市建局承諾會恢復原有設計,市民又能否再信任信用破產的市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