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觀點】注資等於發展? 政府文創思維莫再離地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2017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再次注資推動創意產業發展,其中「創意智優計劃」將增10億元,而設計業尤受重視,政府將對其曾撥資源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設計之都」的地位。政府一向以撥款為指標衡量文創產業發展,着重增加注資和大力推廣活動,容易使文創產業流於「假大空」的表面工程,帶給市民離地印象,既不利於業界長遠發展,亦無法在城市發展中注入文化視野。

政府年年注資推動創意產業發展,但文創產業真的發展了嗎?(資料圖片)

在全球文創氛圍升温背景下,港府近年來亦大力推廣文化創意產業。香港統計月刊數據顯示,2005至2015年期間,文化及創意產業增值升幅平均每年高達7.6%,高於同期本地生產總值的升幅5.4%;而文創產業增值相對於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亦有上漲,由3.8%升至4.7%。文創產業的就業人數亦有明顯上升趨勢,十年內全港就業人數每年平均升幅為1.2%,文創產業就有2.2%。在文創產業的11個界別中,設計業的表現尤為搶眼。2005至2015年期間,其增加價值由10億元上升為41億元,增幅達314%;而從事設計業的人數和機構分別增加68.8%和125%。由此看來,不難理解政府為何會加大對設計業的投入。

節節攀升的數據和金錢是否意味著本港文創產業有切實發展?由於香港缺乏長遠文化視野的城市規劃,政府對文創產業的謀劃往往聚焦於經濟價值之上。政府欲提升國際知名度,可連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創品牌都未出現。特首林鄭月娥曾言,政府可藉着「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創意產業,推動「深圳走出去,香港引進來」;政府又稱要將創意及設計思維注入公務員培訓,應用設計思維滿足市民需要。政府口口聲聲要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設計之都的地位,但相比於日本、韓國或台灣,在文化根基和創意產業的發展上都缺乏鮮明獨特價值,比較國際知名度亦相形見絀。不免惹人質疑,政府對文化及創意產業的認識和應用會否有些固步自封?

華山文創園區可謂台北文化藝術的集中地,不少港人到台旅遊亦會到此朝聖。(華山文創園區官網)

政府為支援文創產業發展,曾於2009年撥出3億元發起「創意智優計劃」,2013年又注資3億元,今年施政報告再增10億元。2009年,政府亦通過向香港設計中心注資策劃「設計創業培訓計劃」和「設計營商周」等活動,往後幾年陸續推出不同活動或獎項,涉及時裝、攝影比賽 和創意工作坊等。興辦活動及設置獎項所費不菲,人力物資亦不可少,但活動對業界的幫助、公眾的影響、參與人數助益效果有多少,都難以衡量。香港地租高企不下,業界中小商戶或獨立人士往往難以分得政府每年派糖的一杯羹。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早已滲透在整個文化藝術範疇中,設計業亦有此桎梏,前線設計師經常會面對經營困難的難題。

文創發展政策若無切實定位,被指摘離地之舉無可厚非。政府於2005年擴大文創產業範疇,列入設計、建築、出版、音樂、電影等11項產業,12年來源源不斷的注資和推廣政策,不可否認的確「留下」了不少成果,例如西九文化區、M+視覺文化博物館等大型文化設施拔地而起。但政府必須認識到,文化創意並非單靠實體成果衡量,本港文創發展起步較晚,在缺乏統籌性和前瞻性的政策支持下,政府更應縝密思考如何將文創融入社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非框定於產業成果的計量。

台灣的文創產業經過十幾年的打磨,如今已經成為台灣軟實力的名牌。港府早於2009年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六大優勢產業,但至今都未推出完整的文創政策供社會討論。相較之下,台灣於2002年便注重文創發展,亦有作為統籌文化政策的文化部「保駕護航」,硬件和人才培訓都未缺失。事實上,民間並不缺乏有心人深耕文創,但政府重經濟輕文化的發展思維壓抑業界已久,文創思維仍未融入城市發展中。政府談文創、求產業化發展,將經濟效益和名氣設定為衡量文創發展的標準,只是短視的行政手法。若要塑造屬於香港的文創價值,應思考究竟設計為何用?文創產業為何用?真正將文創帶入公民的日常生活,才是新一屆政府應有的破格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