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縱火案一周年.觀點】精神病難康復 錢能助解決卻未得重視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去年二月發生的港鐵縱火案,曾引起市民廣泛關注精神病康復者居於社區中的安全隱患,當時及現屆政府均曾於施政報告承諾,會對康復者加強支援,也會加強推廣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惟大部分承諾未見落實,更未有實際的計劃方向。近年來社會慘劇不斷,但不少人對精神病的誤解仍根深柢固。幫助康復者融入社區中是對人的工作,非單一政策便能解決,惟現時政府投放於藥物治療及社區支援的資源均嚴重不足,前線醫護人員及社工等天天疲於奔命,政府何以仍無動於衷?

港鐵縱火案一周年,關注精神健康服務組織約陳肇始申訴求不果,要求當局正視問題。(文雪萍攝)

治療應以社區為本 配套不足悲劇不止

對於精神病治療的取態,國際社會日漸趨向以社區為本的治療,去院舍化的治療能讓情況開始穩定的嚴重精神病人更快、更容易融入社會,惟足夠的配套是成效的關鍵。近年來,除了港鐵縱火案外,精神病人斬人等的悲劇時而發生,社會有聲音指應推行更嚴厲的強制留院政策,然而,焦點應該放在如何彌補現時社區支援不足的缺口,而不是以懲罰性措施對待康復者,否則社會對精神病的誤解難以去除,患病者也更難突破心理關口求醫,對社會的隱患只會更深。

近年社會對精神病治療的需求日增,據食物及衛生局的資料,現時全港約有4.9萬人患有嚴重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及妄想症等。而早前政府公布的普查推算,約100萬人患有焦慮、抑鬱等一般精神病,普及率高,但求助率則低至26%。

前線醫生聯盟批評,當局無視醫生工作量過重以及市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怨氣,是將醫患雙方放在對立面。(視覺中國圖片)

專業人員嚴重不足 增撥資源乃唯一方法

醫管局轄下的精神科醫生嚴重不足,新症的最長輪候時間可達三年之久,而門診醫生亦只能花約六分鐘接見舊症病人,難以跟進病人的用藥情況;即使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會派「個案經理」作跟進,但他們須同時跟進40至60個個案,根本不可能深入了解病人情況。個案經理須和病人建立信任,才可照顧他們的生活及心理問題,個案數量太多,必然影響病人的康復路。

人手不足和個案太多的問題,只能依靠政府增撥資源解決,《精神健康檢討報告》建議政府把個案經理人手比例從1:50降至1:40,雖方向正確,但仍和英美的1:21及1:29仍相距甚遠。

現時的藥物治療撥款不足,患者主要用口服藥物,惟新一代長效針劑可減少藥物副作用。(視覺中國)

藥物撥款社區支援不足 須增加朋輩支援員

精神科藥物引起的嗜睡、流口水、手腳僵硬等副作用,會影響康復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不少人均抗拒服藥。就此,醫療技術及藥物效能一直正在改善,副作用的問題可以改用增加及提早使用第二代精神科長效針劑解決。即使針劑每月的成本約要每月3000至5000元,比第一代的數百元相差甚遠,但對康復者而言,卻能減低因多次復發引起的腦部功能受損的機會,及對日常生活的負面影響,食衛局應增加資源,令使用者有適切的用藥選擇。

藥物治療以外,社區的支援對於康復者及照顧者也是舉足輕重。除了個案經理,同路人最能理解康復者面對的問題,是他們的重要心理支援。政府曾承諾增加醫管局轄下的朋輩支援員工作,惟只於2015-16年度起,聘用了10名朋輩支援員,對數以萬計的患者而言,比例顯然太低。即使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也有朋輩支援計劃,但截至2017年3月底,也只有50名兼職或全職的朋輩支援者受聘並於綜合社區中心、中途宿舍或職業康復單位。政府須將這些職位常規化,為支援員提供穩定的工作及培訓機會,此舉有助他們自力更生之餘,亦可幫到更多的復康者。

自助組織不時舉辦「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被標籤的族群分享,消除偏見。(潘思穎攝)

自助組織助共融 政府卻未有重視

民間有有不少自助組織,致力推動康復者共融、教育公眾。自助組織的工作林林總總,包括設立互助小組、推行關懷探訪、訓練義工、支援照顧者,又會和不同界別(例如學校)合作推廣共融,關注精神健康,讓公眾得藉親身接觸以消除對康復者的偏見。

然而,這種組織主要是依賴康復者義助,他們只獲社署提供有時限、以兩年為一期的「殘疾人士/病人自助組織資助計劃」撥款資助,撥款額按組織提供的計劃書考慮。香港精神康復者聯盟是其中一個受助組織,他們在2016-18年度的資助額只有33萬,即約每月1.4萬,聘用全職員工、製作宣傳品及日常營運均十分艱難,難以發揮更大的作用。若政府當須重視這種組織的貢獻,必須增加恆常撥款。

早前五個關注「重性精神病」患者及照顧者組織發起聯合記者會,希望當局重視精神健康組織面對的資源問題,建議政府把每年有關恆常開支增加6,500萬元,當中有3,000萬元用作藥物撥款、2,500萬元作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撥款,餘額用來支援精神科自助組織。精神病康復者的需求殷切,政府應積極考慮組織的建議,完善環環緊扣的支援,避免慘劇重演,讓精神病康復者得到全面的照顧,也讓社會減少歧視,重視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