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權貴保育高球場 或迫港人走上抗爭之路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近日,土地供應小組開始討論粉嶺高爾夫球場發展問題,政府拋出一個似是疑非的發展方案,表面上回應了公眾訴求,實際上卻低估高爾夫球場的可建屋數量。一眾權貴以至《英文虎報》社論多少都以此方案為基礎,提出保留高爾夫球場,惟其理據薄弱,漏洞甚多,難以令公眾信服。

粉嶺的高爾夫球場屬香港高爾夫球會,佔地約170公頃。(李澤彤攝)

為保高爾夫球場 不惜歪理連篇

《英文虎報》反對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原因之一是樓價高企難下,在高球場建屋也無補於事。這說法實在大謬不然,須知香港樓價高企的原因之一是供應不足,政府自然要地盡其用,尤其是粉嶺高爾夫球場本是政府土地,只要租約一完,高爾夫球會就要無條件歸還,政府不需要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也能收回土地,相對於收回私人農地、棕地較為容易,故此,粉嶺高爾夫球場必然是發展的優先選項。

此外,雖然政府的部分發展方案、全面發展方案分別只能提供4,000個、1.3萬個住宅單位,但是坊間早已指出方案低估建屋數量。政府的部分發展方案是以高密度發展,至於全面發展方案,則將高密度發展的範圍縮小,嚴重低估了高爾夫球場的建屋數量。

政府也許憂心若然該地段的人口過多,會增加鄰近地區的交通壓力,但是「生地轉熟地」需時,政府可以做好規劃,甚至興建鐵路系統,紓緩交通壓力。政府近年建屋可謂見縫插針,無論是綠化帶、公眾設施用地都絕不放過,如今忽然關心當區的交通壓力,顯得甚為突兀。實際上,無論是古洞北、粉嶺、洪水橋、東涌、元朗南新發展區均是毗鄰已發展新市鎮,如果增加交通壓力可成反對發展高爾夫球場的理由,政府豈不是要將新市鎮擴展計劃全盤推翻?

由上任特首梁振英開始,公屋輪候時間一再偏離「三年上樓」的目標。(資料圖片)

更何況,收回高爾夫球場也不一定只興建私樓,由於該地段是政府土地,政府可以全數發展公營房屋。大概《英文虎報》社論作者眼中只有私樓,漠視了28萬正在輪候公屋的市民,觀乎房委會的最新數據,公屋輪候時間已由4.6年回升到4.7年,政府理應及早解決燃眉之急,而非冷眼旁觀。對於中產人士而言,房協也可以利用高爾夫球場恢復興建「乙類房屋」,讓夾心階層也能入住出租公屋,政府更可以推出與市價脫勾的居屋,助市民安居樂業,完全不受樓價影響。

至於保育生態等理據,就更難令人信服。觀乎去年11月土地供應小組發放的《善用現有土地》文件,在21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用地當中,一共有90幅位於綠化地帶,這些綠化地帶絕大多數是郊野公園的緩衝區,而且屬於天然生態資源,非如高爾夫球場般經過加工、需噴灑農藥來維持「生機」。如果要保護生態環境,政府就必須有優次之分,先發展高爾夫球場,才發展珍貴的綠化地帶。

一眾權貴向來主張發展至上,如今忽然談起保育,實在令人不齒。猶記得當年政府推出東北發展計劃方案,其弊病可謂犖犖大者,當時一眾反對派青年就力陳發展方案破壞生態,一眾建制中人當日對此視若無睹,何以今日又忽然成為「保育人士」?

東江水管問題就更不足為憂,現時逾二十萬港人居於劏房之中,受盡業主剝削,區區重置東江水管,又何足掛齒?「01觀點」早就指出,港府濫用東江水,已為內地帶來沉重壓力、阻礙供水地區的經濟發展。水費連年增加,政府也應該自食其力,增建海水化淡廠,自給自足。

官員說法超乎常理 侮辱市民的智慧

一眾權貴為保住高爾夫球場,已經到了違反常識的地步。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在出席立法會會議期間,竟言粉嶺高爾夫球場去年舉辦的高爾夫球活動達12萬場,又強調「這是事實陳述」。有媒體就此查問粉嶺高爾夫球場負責人,其場次計法竟然是一人一場,若4人一起打球,也會以4場計算,而且不一定打足18個洞,也算作一場。此計算方法實在超乎常理,劉江華如果真的照單全收,無疑是在侮辱市民的智慧。

政府保住高爾夫球場,也許就是要保住會籍價格。《香港01》就曾指出,粉嶺高球場的會籍價格總值可達70億元。如果連同其他私人會所的會籍,總值更是上千億元計,一旦政府收回這個全港最大的私人會所,或會引起連鎖效應,令會籍市場波動。擁有會籍者,一般都是上市公司、上流社會中人,政府一向偏袒權貴,自然致力保育高爾夫球場。

事實上,政府的管治階層也不乏「高球愛好者」。《香港01》報道,有5名行會成員擁有相關球會會籍,當中包括在2013年批評「收回高球場是仇富」的葉劉淑儀。這些存在利益衝突的政客在會議應該不容置喙,但是翻查立法會紀錄,葉劉淑儀以至林建鋒等竟在會議期間力陳己見。

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由香港賽馬會撥款興建,規模與粉嶺高球場相若。(滘西洲網站截圖)

近日,葉劉淑儀接受提問時曾提到「(香港)連個似的高爾夫球場都無,與中國三流城市有甚麼分別?你看現在深圳這麼多球場!」事實上,香港除了粉嶺高爾夫球場,還有位處西貢的滘西洲高爾夫球場。葉劉淑儀在2015年曾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批評造價8.9億的元朗-上水單車徑「駛咁多錢」,又指潮流是跨境踩單車,因為「內地空間大,風景又靚」,審計署就曾批評私人會所只收取象徵式地價,身為行會成員的葉劉淑儀,又有否向林鄭月娥痛陳保留私人會所會令庫房收入減少,呼籲一眾城中富豪回到內地打高爾夫球?

在高爾夫球場的議題上,是誰令民生改革窒礙難行,可謂昭然若揭。香港房屋供應不足,市民身陷水深火熱,原因之一是政府的管治階層不乏社會既得利益者,他們漠視民生困苦,置市民權益於不顧。如果一眾高官、管治階層不欲放棄既得利益,作出合乎公眾利益的決定,那麼抗爭將會是市民的唯一出路;但必須謹記,到時走上街頭將絕不止關心政治的青年,而是一眾長期被壓迫的貧苦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