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習近平、王岐山治下的憲法與黨政關係改革 意義何在?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儘管跡象顯示朝鮮已不太再聽命中國,但中國仍需要朝鮮這盟友。(路透社)

習近平出身於紅色家庭,確保共產黨「紅色江山永不變色」是他思想理念中最核心的「種子」。他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布局,反腐、整黨、「習核心」、修改國家主席任期,其實就是圍繞「黨領導一切」在布局。去年十九大上,這個原則被寫入「黨章」,到今年中國兩會的修憲內容中,「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被寫入憲法,從中共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加上這次黨政機構改革方案,所有重大舉措背後的最根本原因,正是希望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政黨和核心。

「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這八個字背後有兩個含義,一是中共自身要高度警惕,保持其執政的正當性和合法性,這是過去五年中共宣揚「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關鍵。西方傳統意識形態觀念中認為「一黨專政」必然「腐敗」的因果關係,在中共的治國理念中並非必然,習近平就是要通過大規模的反腐運動去打破此觀念。第二個含義就是如何在現實層面的機構設置中,保證中共這個政黨有超然於所有國家權力機構之上的權威性,這就是今次黨政機構改革所要達成的現實目標。

改革方案出來之後,不少評論以「國務院遭削權」來為方案定性,這實際上仍是建基於西方傳統政治學的看法。去年兩會上,王岐山說「沒有黨政分開,只有黨政分工」,「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以及法院和檢察院,在廣大群眾眼裏都是政府」。這是這次機構改革的第二重關鍵,在習近平和王岐山等中南海高層的政治觀念中,中國的政府不僅僅是狹義的行政機關,還是一個包含黨委、人大、政協在內的「廣義政府」。從這個意義上解讀,也無所謂「削權」與「擴權」一說,關鍵仍在於「黨的領導」是否得以實踐,否則黨政關係難以為習近平所訂的2035年和2049年的政治藍圖「保駕護航」。

本文原載於3月26日出版第104期《香港01》周報A02版,原題為:「後鄧時代」的中國黨政關係。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在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敬請讀者留意。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