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卡斯特羅時代.觀點】古巴為保政權 改革須避免三度中伏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西半球唯一信奉社會主義的國家——古巴,剛舉行新一屆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選出現任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迪亞茲卡內爾(Miguel Diaz-Canel)為新任總統,標誌着以卡斯特羅兄弟為權力核心的革命政權將走進歷史。
1959年,卡斯特羅兄弟在哲古華拉(Ernesto "Che" Guevara)協助下,以遊擊戰推翻由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政權,並將國家打造成西半球對抗資本主義的橋頭堡。1960年後,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對抗已告一段落,反美已非古巴的頭號「國策」。取而代之,是古巴如何改革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以及融合國際資本市場這個大遊戲。古巴能否成功改革,將決定其國運會像中國改革開放經濟起飛,還是像俄羅斯以一片混亂結束。

勞爾(圖左)卸任總統一職,由57歲的迪亞茲(圖右)接棒,在後卡斯特羅兄弟年代帶領古巴。(VCG)

為保政權 改革是唯一出路

卡斯特羅兄弟奪權及豬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後,古巴的經濟基礎完全依賴蘇盟援助,惟蘇聯變天後,古巴的經濟嚴重受創,令卡斯特羅兄弟不得不重估古巴的發展方向。從前,為支持西半球的「同志政權」,蘇聯一直向古巴提供經濟支持,例如以補貼價錢向古巴出口石油(古巴則向蘇聯出口蔗糖),並允許古巴將過盛的石油賣到國際市場,以換取硬貨幣支付入口貨物,加上蘇聯向古巴提供平均每年高達2.3億美元貸款,故蘇聯的解體重擊了古巴經濟,令國家於1990年代初陷入經濟崩潰。

經濟崩潰促使古巴思考經濟改革及調整戰略。在後蘇聯時期,古巴領導人仍未想完全對接國際資本市場,為紓解財困,從國內改革着手,像中國逐步引入市場機制,擴大國企和個體戶自主空間。首批經濟改革包括將美元通流合法化、局部恢復商品和服務市場、擴展國企外貿自主權,以及經濟結構多元化等措施,成功擺脫蘇聯解體的陰影。1994至2005年間,古巴經濟年增長平均為3.6%,加上在拉美找到另一個「同志政權」委內瑞拉,向古巴提供石油援助,令卡斯特羅兄弟未急於向世界接軌。

哲古華拉(右)和卡斯特羅聯手以武裝革命,成功推翻親美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在古巴建立了親蘇的社會主義政府。(Getty Images)

可是,社會主義沉重的福利負擔、美國的經濟封鎖和天災夾擊下,令勞爾(Raul Castro)需要緩慢地推行改革。2011年全國代表大會上,勞爾稱改革將以「社會主義原則」為基礎,陸續落實裁減國家部門和企業員工、減少日用品補貼等,並於2013年恢復稅收。一系列緩慢的改革,反映出卡斯特羅兄弟,並未打算像俄羅斯一樣,以大刀闊斧的手法推行經濟改革,反而更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以官方主導的手法引入市場機制,避免昔日俄國連「軍用潛艇也能賣」的亂局出現。

不過勞爾卸任予卡內爾,並不等於治國方針會有任何改變。事實上,勞爾卸任後仍會出任古巴共產黨領導人,意味着他將續掌控政軍實權,非如外界般指是「卡斯特羅時代的終結」。反而是因為執政黨和國務委員會,仍有不少反對改革的聲音。故是次勞爾退居幕後,用意是保護過去廿年有限的改革成果,避免交接期會出現權力真空,惹來黨內反撲,令改革開倒車。儘管卡內爾在部分社會議題上(如同性戀和上網權)等持有開明態度,但預料亦不會急於觸碰社會和政治改革。在黨內保守派的壓力下,卡內爾只能跟隨勞爾的步伐,以經濟改革提升人民生活質素,間接提升古巴共產黨政權的受認性。

勞爾政府開放個體戶經濟,讓古巴人也可以做點小生意。(路透社)

古巴改革再中伏 能源問題成核心

當蘇聯解體時,古巴全國人民政權代表大會曾考慮,以生物及再生能源來解決對進口能源的依賴。不過1999年查維斯(Hugo Chávez)當選委內瑞拉總統,其強烈的反美立場及社會主義政策的理念,令兩國迅速成為拉美的合作夥伴,而產油國委內瑞拉亦取代了蘇聯昔日的地位,以優惠價錢向古巴出口能源,以換取古巴優秀的醫療人才。

好景不常,儘管委國未如蘇聯般解體,但國際油價於2008年升至歷史高位後逐步下跌,間接拖累古巴經濟再度陷入危機。須知道,委內瑞拉的福利政策絕大部分是依賴能源收益支付,自油價大跌後,委國出口收入大跌六成,令財政儲備連進口食品及醫療用品也難以應付,國內陷入一片混亂,連帶與古巴的經貿關係亦受影響。目前,古巴對委國的出口已從高峰期20億美元,大跌至60萬美元,而從委國的石油入口量亦由約9萬桶石油,跌至約5萬桶(佔約35%的國內需求),同時亦迫使勞爾於2011年強加經驗改革的力度。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持續,最近有調查報告指出,委內瑞拉有90%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更由於食物短缺,去年人均體重減少了11公斤。(Carlos Garcia Rawlins/路透社)

雖然古巴的經濟主要是靠旅遊業和礦物出口支撐,但將來仍需要「連續中伏」的能源問題。目前,以古巴的財政能力,根本難以將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至24%(政府目標),故必須再次依靠「外國勢力」來解決長久積弱的能源問題,而在意識形態的考慮下,中國很有可能繼蘇聯和委內瑞拉後,成為古巴的第三個「同志夥伴」。

不過要避免「三度中伏」,古巴已不可能再續用「人才出口」換取能源。中國外交官和企業高管對古巴改革緩慢已有所微言,其混沌的政府架構、繁瑣的官僚程序和陳舊的基建,都是令外資卻步的主因。在可見的將來,卡內爾將繼續推行勞爾的政策,逐步打開門戶,走上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舊路,並下放權力到地方政府,提升外資到當地投資誘因。不過難度在於:若改革速度過快,將會令物價飛升,貧富差距拉大,直接打擊古共政權的管治威信;反之,若改革續以現在緩慢的步伐進行,國內的經濟問題同是會引起社會動盪。此等兩難局面,可算是卡斯特羅退位後最大政治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