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大豆基因技術突破 或為香港科研發展指路?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在香港中文大學、特別是善衡書院內,不時會看到中大在種植技術研究成就的介紹。近來,辛世文及林漢明教授在中文大學長年推動的大豆基因改良技術,再獲國家肯定,成為最早的「資金過河」項目之一。大豆技術的成敗,不單是科技或農業問題,更加是國家貿易與安全議題。香港在這些國家重點技術工程上,其實擁有深厚的技術與人才優勢,更可以拓闢普羅大眾所意識不到的經濟領域,問題是,我們的政府是否具備充份利用這些優勢的能力。

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盧翊銘攝)

辛世文及林漢明教授推動大豆基因改良的「大豆回家」項目,已歷多年,旨在扭轉中國須倚賴進口大豆的窘態。據香港中文大學2010年11月的特寫介紹,「『大豆回家』項目得到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基金、研究資助局及中大的共同支持。大豆研究廣受香港社會關注,羅桂祥基金會最近即慷慨贈款予中大設立基金,支持大豆研究。」林漢明教授更於2014年成功從野生大豆識別出耐鹽基因,取得關鍵突破,為相關技術的更廣泛應用與進一步研究,打下基礎。

大豆技術不但事涉農業發展,更關乎國際貿易、國家安全。目前中國從巴西、美國進口大豆量年逾8000萬噸(總金額約400億美元,約為總進口農產品金額的1/4),佔總入口比率約九成、總消耗量約八成。這些大豆進口後,主要用途之一是用於飼料,食用油也有約兩成是由大豆提取。缺少足夠的大豆進口,就可能危及糧食供應穩定性。所以,中美鬧貿易糾紛時,雖然大豆貿易限制屢被提案,但雙方都不敢貿然驚動這張「皇牌」。

中大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內地當局撥款100萬元人民幣。圖為實驗室超級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盧翊銘攝)
+3

中國與美洲的大豆交易量龐大,反觀自身的生產能力卻相當有限。目前中國的大豆年產量只有1000多公噸,在自身產能不能顯著提升,而需求不斷上揚的情況下,不少人估計中國的大豆進口噸數將會破萬。林漢明團隊的研究,就旨在打破西北乾旱及華北過鹼農地的耕作限制,大量在國內種植大豆,並充份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協助恢復農地的肥沃度。

林漢明坦言,他的研究不為個人,而是為了整個大中華地區。事實上,若然能在大豆種植上,克服現代大豆「嬌生慣養」的缺點,使其可在國內農地上「遍地結實」,複製乃至超越辛世文在水稻技術上的成就,令國家在農產與商貿上更能自主自立,這將是功在社稷的壯舉。

大豆貿易戰

如果說上面講的都與港人距離太遠,那大豆技術可能在最後協助降低港人的食物開支,或者是我們應全力支持大豆技術發展的理由。香港的新鮮豬肉價格昂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陸養豬業飽受高昂飼料價格「折磨」的事實。若然香港研究的大豆種植技術,可以令大陸本土大豆量增價跌,港人或者可以間接得益,進食較低價格肉類。

不論是產品的實質效益,還是研發過程中為香港帶來的科研收益,中大的大豆技術研究都毋庸置疑的。然而,縱使林教授的團隊在技術領域一再取得關鍵突破,但仍然相當缺乏資金支援。林教授對傳媒直指,研究資助局的優配研究金,3年項目最多限撥120萬港元;相比之下,北水南移後,每項研究項目的撥款已可達數百萬人民幣。換言之,林教授的團隊要等到中央政策支持後,才稍解資金不足的困難。這不禁使人質疑,研究資助局或創科局,在支援這些足以顛覆世界貿易常規、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頂級研究時,到底做了什麼。又或,香港的官員到底有沒有盡到責任,令香港的頂尖研究人員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奮發前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左三)今日(五月十七日)在廣州與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右三)會面。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左二)、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陳國基(左一)和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右二)亦有出席。(政府新聞處圖片)

林鄭近日在訪問廣州時曾表示,希望兩地可以在「官、產、學、研、用」(政府推動、生產、教育、科研及實踐應用)展開多方面合作,發展大灣區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政府若然真的有如此宏願,就要盡量釐清自身的角色,把一切有礙香港推進科研的負面因素都清理掉。簡單來說,在撤掉楊偉雄,改革創科局工作模式後,政府急須革新研究資助局的撥款模式,加強對前沿項目、頂尖科學家的支援,並在適當階段展開工作,促成乃至責成私人企業與大學研究機構的合作,令私人資金在關鍵技術研究上發揮應有的作用。當下急務,是特首應盡早檢示香港到底還有多少類似大豆技術的關鍵研究,莫再讓一流學者飽受不必要的官僚組織折磨,而無法專心於科研,或須指望來自北方的支持,才能走好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