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旅遊】景點欠創意難吸引旅客 旅遊發展遇瓶頸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2015年後,由於實施「一周一行」政策等影響,訪港旅客大減,而旅遊業亦因此陷入低迷。從昨年起,旅客數字終於回升,旅遊業似有復甦跡象。遊客增多對經濟而言固然是好事,例如主打內地旅客生意的零售店,如莎莎、六福、周大福等,近月更頻出業績佳報,股價飛升。但與此同時,大量旅客如沙丁魚般擠湧進市區景點,除了突顯了香港空間不足的問題外,亦反映了香港欠缺更多具吸引力的景點疏導遊客。前日(23日),議員邵家輝在立法會問及政府有何方法分流旅客至地區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便舉出了不少香港新的地區景點,到底它們又是否真的吸引呢?

孫中山史蹟徑宣傳圖片。(香港旅發局Twitter)

孫中山史蹟徑以至「舊城中環」

邱局長回覆問題時,指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具本港及國際特色的旅遊產品及項目,吸引旅客到訪其他地區。他更拿出「政績」,指上月才剛更新了孫中山史蹟徑。相信不少人都知道,香港是革命基地,被稱為國父的孫中山更曾在港大前身的「西醫書院」讀書。而為了記念孫中山,早於1996已設立孫中山史蹟徑,經多番更新後,現在的史蹟徑已有相當規劃,從第一站香港大學起,至終點中環士丹頓街共有十六站,途徑西營盤、上環、中環等舊區。遊客更可以下載專門的導覽app「智博行」,方便認識相關歷史。

+2

除此之外,邱局長又提到「舊城中環」的項目,有助將中西區推廣文化古蹟旅遊地區。例如PMQ圓創方(舊已婚警察宿舍)和將開放的大館(舊中區警署),兩者都是舊的歷史建築,經活化後成為兼具歷史文化與藝術創意用途的項目。圓創方可容納最多130租戶,為本地設計師提供地方作工作室和商舖;而大館則提供場地供藝術表演和展覽。

發展文化旅行本來是好事,但寄望史蹟徑和舊城中環作為疏導旅客的方案,卻帶有幾分滑稽和不切實際。例如史蹟徑穿梭於中上環老街,諸如東邊街、普慶坊、荷李活道等街道本身已狹窄,而路經的景點容納人數本身也有限,像拔萃男書室舊址等更不對外開放。又例如,大館入場需提前註冊申請入場證,對旅客而言甚為不便。試問即使有大量旅客慕名而來,這些景點又是否能容納到他們呢?再者,這些景都都集中於香港島,也欠缺配套,旅客最終還是會回到港島市區等旅遊旺區。

再者,以孫中山史蹟徑知名度而言,要吸引旅客也是相當困難。不單外地旅行團很少到訪,就連香港本地旅行,也不常介紹史蹟徑。而導覽用的「智博行」,與其他大部分政府app無異,下載人數甚少(在Google Play上顯示只有約1,000個下載)。

+3

發展旅遊欠新意 項目欠缺土地

以上提到的文化旅遊項目,用作發展本地文娛固然是好事,但說到要吸引外地旅客則只是「小修小補」,難見成效。平情而論,香港近年並不是沒有新的旅遊景點,只是這些景點成效如何,觀之孫中山史蹟徑便可見一斑。未來香港陸續有新的項目落成,包括西九文化區內戲曲中心、M+博物館、海洋公園的水上樂園,效果如何尚有待觀察。

更核心的問題是,對於大部分遊客而言,香港只是購物天堂;故此想要他們離開市中心轉往其他地區,首先要擺脫「除了購物之外一無是處」的刻板印象。要做到此,香港需要更多具創意和大膽的旅遊發展項目。但要建設新的旅遊項目,可供發展的土地又捉襟見肘。現時土地連滿足本地住屋需求都甚為勉強,除了已有的西九和啟德發展區以外,已難覓新地發展旅遊項目。可以說,香港旅遊業要繼續發展,必須解決創意和土地這兩大結構性問題。

+5

延伸閱讀:
旅遊發展應趨多元化 朝聖旅遊值參考
墾丁前車可鑑 旅遊業不能「食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