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點」三十年未解決 淤塞的渠務署 會為市民帶來煩惱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上周末,颱風「艾雲尼」雖然逐漸遠離本港,但其外圍雨帶卻為本港帶來2018年第一個紅色暴雨警告訊號。連續數日,本港各區均錄得多宗水浸報告,當中更不乏非「水浸黑點」。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6月6日回覆立法會議會提問時,提到政府在應付天災時有應變計劃,當中包括渠務署會派小隊處理水浸及預報系統。但是,留下的疑問卻是為何政府在「防災」一事上,僅強調預報的作用,而非其他事前有助減低天災發生時影響市民的措施呢?相信不少市民在颱風或暴雨前後,上班上學途中均曾見過市區街道變成河流,車輛因水浸而「死火」。原來渠務署雖然自多年前開始便強調市民與部門配合解決渠務淤塞的問題,但其效率及處理能力卻十分低。市民對於「渠務投訴熱線」的廣告應該有一定的印象,而渠務署的確長期依賴市民報告何處發生水浸才前往跟進,因其意識仍停留在「善後」,而非「防患未然」。去年(2017年)跑馬地蓄洪池完工,當時政府稱本港的排水系統有能力應付「五十年一遇的大雨」,但數日前的情況,僅僅一場「紅雨」已導致各區多個地方出現水浸,政府官員實難辭其咎。若政府仍依賴市民匯報及只集中處理「水浸黑點」,恐怕議員日後仍須每逢颱風、暴雨來襲時要輪流通渠,而網民仍須時時召喚「馬浚偉」。

保安局指,各部門已採取一系列措施,應付低窪地區嚴重的海水淹浸情況。(資料圖片)

警報制度不完善 市區成汪洋澤國 亦無人問津

為對經常水浸的地點加強監察,渠務處稱早於1994年訂立新的系統方法,監察及發掘潛在「水浸黑點」。隨著多個主要防洪工程計劃相繼完成,水浸黑點的數目目前已顯著減少。及至2010年,所有經確定的嚴重或區域性「水浸黑點」已經全部清除,部份餘下的「水浸黑點」已完成改善工程,政府現正監察改善情況,至於而其餘黑點的長遠改善工程現正進行或規劃中。去年,渠務署署長唐嘉鴻指目前全港「水浸黑點」僅剩下7個,分布於灣仔、南區、油尖旺、大埔和元朗5區,是該署改善工程的成效。但是,市民時至今天每當颱風、暴雨,仍必須面對道路可能變成河流的情況。對於市民而言,「水浸黑點」實在一個也嫌多。

渠務署水浸黑點名單和位置圖是根據以往的水浸記錄及接獲的水浸投訴編製,用以監察為減輕該等黑點發生水浸而採取的維修及紓緩措施的成效,惟主要因潮汐影響而容易發生水浸的地點並未包括在內。所以,水浸黑點名單和位置圖不能用來說明本港任何一處的實際或潛在水浸風險。

涉水而行。(梁銘康攝)
+3

有趣的是,負責發出天氣警告的天文台目前集中監察新界北區,並設「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警告當區的農民和市民大雨可能會導致該區水浸。相反,各政府部門未有為其他區域設立警告制度,最多亦只強調低窪地區有機會水浸。但如何定義「低窪」,普羅大眾未必了解。以目前的「水浸黑點」(2018年3月版本)中位於灣仔區的「摩理臣山道與立德里交界」為例,雖然該地段位於山上,卻被渠務署指包含「局部低窪地區」和「大量來自上流集水區的徑流」導致成為「水浸黑點」。而另一位於油尖旺區的漆咸道南的「水浸黑點」成因僅為「現有的雨水排放系统排洪能力不足。」可見,「低窪地區」一詞可能與一般理解為沿岸地區或高度接近海平面的地區有別。而一般市民更不可能知道什麼地方的雨水排放系統排洪能力不足。可見目前的災難預報系統確有明顯缺陷,市民出門上班上學只能自求多福。

水浸管理政出多門 渠署角色過於被動 應主動巡查水浸高危點

日前(6月6日),在連場大雨下,早上10時許,新田公路近元朗壆圍有3條行車線遭水淹,其中有小巴及私家車拋錨,現場只餘快線可以行車,警方需要到場指揮交通。事實上,該路段實際上位於其中一個「水浸黑點」新田的附近,但渠務署事前並無派人進行防範措施,如提早通渠。結果,水浸覆蓋了多條行車線後,甚至導致有數輛汽車「死火」,到達現場的警察協助駕駛人士把車推走,場面狼狽。

據悉,渠務署雖設有小隊處理水浸,但部門角色十分被動,亦甚少對有輕微水浸的地方進行及時處理,結果多在釀成大型水浸,甚至道路變成澤國後始進行處理,白白錯過了「黃金時間」。以「水浸黑點」的報告為例,位於薄扶林村的黑點,按指引小隊只會於南區過去一小時超過50毫米雨量、「紅雨」和八號風球或以上,始會派專責應急工作隊會到場清理主要渠道。可想而知,對於非「水浸黑點」,處理肯定更為緩慢,亦未必有專責小隊「隨時候命」。昨天,其中小西灣邨內的行人通道水浸,連接上、下邨的樓梯,雨水洶湧,居民形容有如瀑布,下村甚至變成「水塘」。事實上,早於2000年的「審計報告」便批評政府的防洪措施效果未如理想。

此外,負責巡查水浸及清渠的責任亦依賴不同部門的合作。以機動清渠為例,渠務署把這個責任「委託」給食環署及其清潔服務承辦商,但是一般需要數星期才清渠一次,頻率之疏曾受審計署質疑。而在個別黑點的報告中,渠務署明列路政署和食環署會向該署報告水浸情況,方便渠務署作出跟進。但路政署和食環署的角色是否單純作出巡視,還是若現場情況嚴重現場的路政署和食環署人員亦會在渠務署小隊到場前作出處理呢?報告並無提及,但若其他部門人員只是作報告,再等待渠務署人員到場無疑是費時失事,眼白白錯過在輕微水浸時馬上清理淤塞渠面的垃圾,導致更嚴重的水浸最終或危及市民的性命財產。

另一方面,雖然渠務署官員以能減少「水浸黑點」而感到自豪。但是,對於市民而言「水浸黑點」其實一個也嫌多。而為何至今仍存在多達7個黑點,部分如漆咸道南的黑點更位於鬧市,對市民造成的不變及影響實可想而知。事實上,不少「水浸黑點」至今仍然存在與政府過去不重視雨水排放及防洪及「怠政」表現有關,目前的黑點中,位於元朗新田石湖圍的黑點早在1989年已被列為黑點,當時甚至仍未有系統和計劃處理「水浸黑點」,而渠務署更遲至2014年始展開第一階段工程,工程在歷經4年後的今天仍未完成,實有負市民的期望。而另外亦有4個黑點早於90年代已被被列入名單,但至今仍在第一或第二期工程階段,為何至今仍未完成,負責官員實難辭其咎。若政府當局能有效解決渠道淤塞問題,就不會出現6月9日區議會佳曉選區候選人輪流通渠的有趣場面。

日前東區區議會補選,三名候選人分別在各自FB上傳通渠圖片。(網上圖片)

此外,政府當局亦缺少防災思維。以剛過去的颱風為例,政府部門未有因應工地可能因雨水出現泥濘流出街外,而提早清理工地附近坑渠。如在6月7日沙中線地盤便因天雨,積水由圍板滲出,波及鄰近的鑽石山港鐵站,扶手電梯被浸濕致暫停運作,積水更一度流向大堂。而鄰近荃灣西站的地盤湧出的泥水波及鄰近的荃灣路。事實上,政府若能關注這些臨時的水浸高危點,不少水浸應能避免。

「疏導雨水,需要暢通的渠道。」期望政府,特別是渠務署當局能把應付天災的思維多集中在「防災」,而非「救災」上面。而在改善本港的雨水排放防洪系統上,渠務署除了應盡快處理「水浸黑點」外,更應把局方一貫等其他部門或市民匯報才處理的被動角色變成主動。

颱風艾雲尼影響下暴雨導致不少工地水浸,圖片為大雨後一天拍攝的一處元朗工地。
天鴿襲港期間,本港也有多處地方嚴重水浸。(資料圖片/林若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