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長、功課多 小學生快樂嗎? 全日制增學童壓力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小學全日制已全面推行多年,至現時全港共有400多間全日制小學,學生課時長,功課量大,加上額外的課外活動及補習班,休息時間長期不足。珠海學院民意及民調中心於昨日(15日)公布「2017/18學年香港學童快樂指數」的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學童整體快樂指數只有6.72(10分滿分),而學生面對學業壓力及課外活動壓力,分別達2.97及2.29,為近五年來最高,「有時間在家中做想做的事」及「居住環境寧靜」是令到學童快樂的首要原因。

課時增加 功課未減

教育局於1993年開始逐步推行小學全日制,政策原意是讓學生在校進行多元化活動,並指學校可更靈活編排課程,安排校內功課輔導,老師指導全日制學生盡量完成功課,並提供額外學業支緩,讓學生在下午進行課餘活動。

事實上,小學生每日不但面對8小時的課時,在放學後仍要背着一疊疊厚重的功課回家,並非每間小學都設有「導修堂」讓學生在學校做功課,即使一部分學校會安排一至兩節「導修堂」,學生亦普遍難以在學校完成全部作業,影響課後的休息時間。

香港學生的功課壓力相當沉重,有不少聲音都建議減低功課數量,令學生有更多時間參與課外活動。(資料圖片)

有機構在去年6月至7月進行調查的發現,44%受訪兒童平日每天花2小時或以上時間做功課,52%受訪學童每日睡眠時間為8小時或以下。龐大的功課量不但超出學生的負荷,更令老師和家長承受壓力,功課多亦不等於對學童學習有絕對幫助,小學生專注力有限,日間接連不斷的課堂,放學後理應休息, 卻要準備默書考試及沒完沒了的功課,精神已消耗殆盡,學習能力下降,再多的抄寫、背誦已對其學習無多大作用。

全日制的推行與其目標不符,制度早已變質,政府應重新審視。第一步,教育局應要求學校落實「導修堂」政策。另外,局方可從設立「功課量上限」入手,保障學童的課餘時間免被功課剝削,當然,學生可按照其個別需要,由老師提供額外的家課選項,讓學生自行選擇。另外,功課的內容應富趣味性,重質不重量,政府應着重學習的質素,從制度上為學童提供優質的教育。

教育局可研究設立「功課量上限」。(葉時璋攝)

快樂指數偏低 兒童望有更大的自主空間

學生應有足夠的自由時間及休息時間,對其身心發展非常重要,小朋友應享有快樂的童年,而非為學業及課外活動背負沉重壓力。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所有十八歲以下的兒童都有「生存」、「受保護」、「發展」和「參與」四種權利,「發展權」是兒童獨有的特殊人權,列明每一名兒童有權接受正規教育、享受閒暇及文化活動和認識自身的權利,大人要盡量確保兒童健康快樂成長,包括要有合理休息和閒暇的遊戲時間,提供教育是要協助兒童充分發展個性。

其實,除了政府及學校,家長對於小朋友的影響最為重要,尊重與溝通仍是關鍵,應避免過份催谷,急於將學生的行程表填得密密麻麻,學習未必一定只限於課堂內進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安排活動,給予他們更大的自主空間,鼓勵他們思考,維持作息平衡,同樣有助其成長及發展潛能,愉快學習是維持學生身心健康的關鍵。

兒童的成長需要政府、學校及家長的配合,全日制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全人發展及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現時反而成為阻礙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的制度,應由學生角度出發,反思小學全日制對學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