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放緩 何以是問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放緩」近來常被用以形容中國經濟發展。內地近年勵行去槓桿政策,GDP失去部分借貸增長動力,經濟表面數據因而有所下滑。加上中美衝突加劇,貿易戰或演變成現代「冷戰」,加重經濟發展壓力,引發悲觀情緒。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在數據上似是不爭事實。不過,增長不可能永遠保持高速,漸趨穩定反或更為健康。然而,經濟數據被誇大演繹、正面數據被負面解讀時,社會難免過分憂慮所謂「放緩」可能造成的影響,甚至陷入恐慌。只有冷靜理解「增長變慢」的本質,才能更真實地理解當前變局。

對於中國經濟重要的問題是打造以就業為中心的增長模式,同時令經濟結構加快優化升級。

為何「放緩」會引起恐慌?

以黃金周為例,全國在假期首四天(1至4日)接待國內遊客達5.02億人,同比增長8.8%,旅遊收入更高達4,169億元,同比增長8.12%。數據客觀上可說是令人鼓舞,不過,假若有人說去年同期增幅為雙位數,再扣上「經濟放緩」的標籤,更正面的數據也馬上蒙上陰影。這並非特例,內地眾多經濟數據近來也被同樣解讀。

在經濟發展由量變至質變的過程中,表面增長數據在轉型早期「放緩」根本合理不過,並不值得驚訝。更何況,縱使「相對值」放緩,但其實「絕對值」還在高速增長。那麼,「增長放緩」為何會引起市場的悲觀情緒?這可能與資產市場的操作有關。例如在股票市場,股價往往不是反映公司當下價值,而是投資者的預期。在先行投資的概念下,公司增長「放緩」同時意味股價期望落空,引發投資者拋售。

中國經濟平穩發展

資本市場習慣這種解讀方法,易於過分詮釋增長速度減慢的意義。中國經濟發展速度變慢是不爭事實,但即使「放緩」會令資產投資者期望落空,亦不代表中國經濟陷入危機。客觀而言,與其說中國經濟發展衰退,不如說其轉趨穩健增長。以GDP為例,受貿易戰等負面因素影響,市場下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6%左右,但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保持6%增長其實已甚不容易。相對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1.5%,或被認為基本因素相當良好的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3%,這增速也難說是「嚴峻」。

另一方面,近來有評論認為中國中產收入減少,同時減少品牌、娛樂消費,導致「消費降級」。的確,內地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自去年12月起,增長率罕見地低於雙位數,5月份更錄得近15年來最低的增長率。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中國過去長期快速增長,新晉富人追求物質上的奢侈;長期亢奮過後,經濟增長轉趨平穩,奢侈消費同時「放緩」也在所難免。

人行持續放水,但中國經濟未見起色,去年GDP增長為25年來最低。(路透社)

事實上,數據也指出中國消費市場正平穩發展。近三個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保持2%以上的溫和、健康增幅,與去年大致相約。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雖然放慢,但仍處於高單位數的增幅,難言市道轉差。整體而言,中國內銷經濟大致平穩發展,切合中國漸漸轉為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格局。

經濟發展雖然放慢,但因此斷言中國陷入經濟困境或危機,實在失諸誇大其辭,這更似乎只是符合貿易戰下西方主流論述的「方便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