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兄難弟難民國——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年,移民和難民為一地居民所帶來政治、經濟、文化衝擊,間接使排外情緒席捲全球,同時也使議題成了燙手山芋,即使政客抱着崇高的人道理念,相信在當今的政治氛圍下,亦難公開支持接收外來人口。另一邊廂,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在處理數百萬計的移民時,卻一反潮流,支持大開門戶。總統杜克(Ivan Duque)更稱來自委內瑞拉的難民為「兄弟」。縱然哥倫比亞的「門戶開放」政策有其歷史因由,但下述例子亦說明,在討論應否接收外來人口時,不宜用二元對立的思維。箇中關鍵非在「接收與否」,而是「如何處理」。

隨著外匯儲備減少,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政府不斷印鈔,導致國家貨幣玻利瓦爾(Bolivar)大幅貶值,幾乎人人都是「百萬富翁」。(路透社)

由移民起家的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在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領導下施政失誤,加上被美國制裁「雙重夾擊」,國內正值現時拉美地區中,最嚴峻的人道危機。隨着惡性通貨膨脹、飢荒及醫療用品短缺,有估計指每天約有四千人跨過邊境,尋求庇護,而過去15個月更有逾100萬委國國民湧到哥倫比亞,尋求新生活。不過,有別於巴西和秘魯等國,以示威和動亂「迎接」難民,哥倫比亞卻有意投桃報李,選擇張開雙臂歡迎大批難民。

談起兩國的「兄弟情」,不能不由上世紀二戰後委國的移民政策說起。1945年,總統Rómulo Betancourt任命Eduardo Mendoza Goiticoa為農業部長。在施政理念上,兩人皆認同移民可推動的經濟發展。在此段時間,委國不但是最早承認國際難民組織(International Refugee Organization)(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前身)的國家之一,更協助遭戰火蹂躪的歐洲人移居到當地。此為委國「門戶開放」政策之始。

委內瑞拉超市常見的景象,就是所有貨架空空如也,因為當地物資長期嚴重缺乏。(路透社)

更重要的是,「門戶開放」政策並沒有受到政權更迭而改變,更被後續政權延續下來。上世紀60年代初,委國約有53萬名移民(約佔總人口7.5%)。移民不但有來自西歐和東歐,更有的來自中東(主要是黎巴嫩和敘利亞),可謂「來者不拒」。未幾,鄰國哥倫比亞陷入政局動蕩,游擊隊和政府軍發生武裝衝突。這場持續逾半世紀的內戰,使數百萬名哥倫比亞人流離失所,而委國的政策,吸引了不少人選擇逃往鄰國,尋求工作和開展新生活。

不少人反對外來人口,原因離不開文化習俗的差異,及爭奪社會資源的憂慮。不過,學者Michael Clemens和Jennifer Hunt的研究,就點出了外來人口對經濟的正面幫助。他們從不同國家蒐集的數據顯示,新移民進入勞動力市場後,通常不會取代了當地人的工作,或拖低他們的工資水平。反而,新移民往往都比當地人更願意承擔風險,甚具創業家精神。由新移民創辦的企業,更能為當地人提供就業機會,並非只為經濟帶來負擔。

在秘魯接壤厄瓜多爾的一個城鎮,不少委內瑞拉人入境後滯留露宿。(路透社)
+1

哥倫比亞投桃報李 國際稀有的人道國家

自委國於2015年爆發人道危機後,至去年底已有約300萬人逃離家園。哥倫比亞的立場可謂是南美洲的「人道榜樣」。有別於現任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把難民稱作「地球的敗類」(the scum of the Earth),杜克在聯合國的一場演講表明,「不管有任何社會和財政困難,兩國民眾秉持手足之情,我們的大門將為移民打開」。某程度上,這可見他並無遺忘早年內戰時,委國國民提供的援助。

在哥倫比亞「門戶開放」政策中,也結合了協助難民融合社會的政策。例如,當局特別發出了一張允許委國難民在兩國自由流動的的「邊境許可證」,以及一項名為Permiso Especial de Permanencia(PEP)的特殊工作計劃,允許數十萬人難民在哥倫比亞合法居留和工作兩年。(註一)。即使措施未能擺平鄰國的政治動亂,至少亦可為委國的難民提供暫居之地及一線生機。

委內瑞拉移民受巴西小鎮居民攻擊:8月19日在帕卡賴馬邊境管制區檢查過護照或身份證後,委內瑞拉人正步行至聖埃倫娜(Santa Elena)準備睡覺休息。

誠然,在現今國際社會排外聲音逐漸成為主流之際,仍有國民守望相助,國家領袖高舉人道精神,公開支持並調動國家資源接待別國難民,難能可貴。當然,隨着愈來愈多人湧到哥倫比亞,國內自然會出現一些反響,要求當局暫停或重新審視政策,但管治者不應輕易動搖。

現時不少有關外來人口的爭論,都將議題簡化成二元對立的命題(即全部接收或拒絕),卻忽略了社會和資源承載力、經濟和勞動力規劃、文化融合,甚至道義責任等考慮。誠如上文兩位學者的研究指出,單在經濟面向上,難民並非全然是一眾右翼政客所形容的「敗類」,反而更可以為當地經濟帶來貢獻。因此,以二元對立的眼光來看待難民,實非理性,亦無視了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而箇中關鍵非在「接收與否」,而是「如何處理」。

註一:哥倫比亞政府曾在上年初暫停兩項計劃,但於同年年底重新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