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置居不斷「蠶食」市區公屋地 勢必加劇階級分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在年底推售的新一批綠置居項目,分別位於柴灣及青衣區,料共提供近3,700個單位供公屋綠表戶購買。自綠置居恆常化以後,政府陸續將不同市區公屋項目轉作綠置居出售。公屋供應不足,市區公屋單位就更顯罕貴;過去公營房屋供應已一直被批評區位過分偏遠,使基層市民隔絕於市區經濟活動中心,有違空間公義。當然,如若政府能於新界另行打造全新CBD,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在目前條件下,如政府繼續「綠化」市區公屋項目,將地理位置優越的單位都售予能力較好的綠表家庭,只餘下新界公屋分配予低收入家庭居住,勢必助長階級分化。

綠置居計劃本來就會影響公屋供應。須知道,綠置居是由公屋項目轉作出售單位用途,而並非由政府額外撥地興建得來,「以綠代公」只會減少即時能分配予輪候冊家庭的單位數目。誠然,購買綠置居的綠表戶須交回現時居住公屋,理論上有助輪轉公屋、增加供應,惟行政、單位翻新等程序需時不少,無縫交接幾乎是不可能的,故公屋供應始終會大受影響,徒增輪候冊上家庭的等候壓力。

柴灣道綠置居項目興建一幢36層高大廈。(資料圗片)

據房委會數字顯示,自去年九月起,未來五年的公屋/綠置居單位興建量為72,900個,而現時已推出及宣布的綠置居數目,已佔總落成量的8.5%。可是,即使政府自去年通過恆常化綠置居供應,卻一直沒有訂明綠置居供應目標,令人無法確認「以綠代公」的規模。但無論如何,目前公屋5.5年的平均上樓時間,只會在未來不斷惡化。

更重要的是,綠置居所「蠶食」的公屋項目,大多位於市區地段,致其所造成的惡果更為深遠。正如「01觀點」早已指出,房委會必然考慮綠置居的市場需求,故相比起區位較為偏遠的公屋項目,會傾向將選址較為吸引的項目進行「綠化」;過去新蒲崗景泰苑成功獲超額認購、林鄭的火炭綠置居計劃夭折正好說明一切;而自政府宣布恆常化綠置居計劃,位於長沙灣東京街的麗翠苑已為計劃的首個項目,現今房委會亦宣布「綠化」柴灣柴灣道公屋項目,可見靠近市區中心的九龍、港島區公屋項目,已成為綠置居的優先目標。

位於長沙灣東京街第一期的麗翠苑,已撥作綠置居發展及出售。(資料圖片)

市區地段珍貴之處,不外乎於其通達度高,且接近本港經濟活動中心,若基層市民能獲分配市區公屋,絕對能大幅便利其社經生活,甚至某程度上有助社會流動。但在市場機制下,除了資助公屋與其他差劣的住屋環境(如劏房),市區地段幾乎不容基層市民居住。不過,過往公營房屋發展一直被詬病過分集中於新界地區,根本無助社會更公平地分配市區的居住空間;現時只有10.1%及32.2%的公營房屋家庭分別居住於港島區與九龍區,新界的公營房屋家庭則佔57.7%之多。

雖然市區公屋供應在未來數年將迎來小陽春;據房委會數據,在2017-至2022年中共有73,300個新落成出租公屋單位,當中有近42%位於市區,而擴展市區及新界則有23%及35%,理論上可助更多低收入家庭住近市區中心。但此時此刻,政府卻執意「綠化」市區公屋,只供具較佳經濟條件的公屋家庭購買,惟這些家庭所釋放的單位卻不必然位於市區位置,變相剝削輪候冊上基層家庭獲分配市區公屋的機會。

曾擬以綠置居計劃出售的火炭公屋項目,正進行興建。(資料圖片)

更甚者,綠置居單位能於數年後藉補地價於私人市場內轉讓,貴重的市區房屋資源便有機會淪為市場投機之用,喪失其原本協助有需要市民安居的功能。如此一來,在綠置居的影響下,更多的市區住宅空間將會分配予經濟地位更高、甚至富人手上,相反基層家庭能供分配市區以外、甚至新界內更為偏遠的位置內居住,深化居住空間上的階級矛盾,甚至擴闊了社會階級之間的分野。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階級之分難以避免,但在香港,居住環境已然異化成決定社會階級的工具,於私人市場置業、於市區地段居住等,無不漸變成社經條件較佳者的「特權」,甚是可悲。諷刺的是,政府所謂利民紓困的房屋政策,卻是有份加劇既有的階級分野。如何能突破目前困局,方法離不開改革目前置業主導的政策思維,大幅興建公營房屋與實踐租務管制等,政府對此應早已了然於胸,只是沒有足夠的決心與勇氣執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