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改革建議驚傳「神邏輯」 教育局應知所取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文憑試核心科目周一(4月1日)開考,一直備受爭議的通識教育科有傳成為改革對象。據報,教育局轄下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最新建議,將現時六大單元濃縮整合,而佔該科逾三成課時的獨立專題探究(IES),日後或將變為「選修」,惟不參與的學生文憑試最高不能超過第4級,即約莫相當於舊制的D等。

如果該改革建議屬實,相信會為愚人節的香港增添一則笑料。即專責小組所謂可以「選擇」的代價,竟會直接影響學生大學升學考試的成績,如果這樣也可以稱之為「精簡課程」的話,那麼「01觀點」一直倡議廢除的中國語文科聆聽、說話兩卷,假若日後被採納,教育局是否也可以告訴考生,大家可以選擇不讀,但如果不讀的話文憑試最高不能超過第3級?
 
更何況,過去曾經有通識科考生因獨立專題探究被裁定為抄襲,但其懲處也僅是直接該校本評核計算為零分,並將整體科目成績降1級。換言之,在現行機制下考生如果直接自主「罷考」,其結果可能與改革後的建議相去不遠。

現時新高中通識科設公開考試及校本評核,分數佔該科文憑試成績八成及兩成比例,後者以獨立專題研究(IES)為主。(資料圖片)

措施原意良好 但在制度中落實會被「異化」
 
我們明白很多措施如果獨立地看,都有其存在價值,獨立專題探究亦是如此。正如很多捍衛IES的老師主張,學生完成一份高水平IES的裨益可終生受用,例如學懂設計一個具爭議性、探究性及可行性的題目,也要掌握文獻搜集、回顧和落注釋的要領,如同大專院校的專題研究般進行有理有據的分析說明。
 
不過,任何原意良好的設計,放在有許多實際條件限制的教育體系當中,往往容易「異化」成為壓迫師生的機制。例如在過去的預科制度當中,只有中、英兩科必修,而必修科亦只當作半科成績計算,讓學生有較多時間修讀選修科。但改制後的文憑試制度,學生需要修讀中、英、數、通識四科必修,導致修讀選修科的課時變相減少。
 
在這課程結構下,造成一個弔詭現象。即通識科本身雖然鼓吹多元化的學習,但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愈是繁雜不精的課程設計——如通識科再拆分為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和能源科技與環境等六大單元——反而愈容易將學生修讀其他選修科,擴闊目光的機會排擠出去。

通識教育科一直被指重文輕理,與現今的創科風有所違背。(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現實條件有限 不如認清本質、重點出撃
 
有通識科教師坦承,教育界「將貨就價」的情形普遍。有學校選擇搜集數篇文章以剪報評論形式完成,有的甚至置之不理,總之學生交到「功課」,再以校本情況評分,便草草了事。
 
這情況不難理解,以中文科「範文」為例,其原意是希望學生多誦讀經典篇章以改善語文基礎,理論上有勝於無。但一旦放在中文科的現行框架下運作,由於整個科目再細分為聽、說、讀、寫四卷,學生即使辛苦研讀範文篇章,其分數亦僅佔閱讀卷的30%,而閱讀卷又僅佔全科總分的24%,因此「範文」實際上只佔總成績的7.2%,可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根據考評局報告,就顯示去年中文科考生在「範文」的表現兩極化,可見部分考生或有策略性「棄守」的現象。
 
通識科IES的情況只會比中文科「範文」更為極端。我們認為,教育局應該知所取捨,徹底廢除IES制度或將其與文憑試成績脫鈎。此外,通識科的性質也應該進一步釐清,與其維持現時龐雜不精的設計,不如認清楚通識教育作為公民和政治教育的本質,將「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現代中國」、「公共衛生」和「能源科技與環境」等無關宏旨的單元悉數刪除,但須保留「今日香港」單元,教導學生有關基本法、國民身份、人權、民主和法治等公民教育議題,以補充香港公民教育自殖民時代以來的缺失。至於「全球化」單元,則重點應在於培養港人具備世界公民意識,在經濟全球化之外,同時理解到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人口全球化、管理全球化和環境全球化等等。
 
舉例來說,現時香港可再生能源發展嚴重落後於國際水平,除了政府懶政無能之外,市民缺乏作為全球公民的環境意識也難辭其咎。通識教育科只要將學生的公民和政治意識奠定良好基礎,其餘具體議題,學生自會去發掘,根本用不著學校耗費有限課時「以有涯隨無涯」——既苦了教師,更苦了學生!